- zhèng 郑
- wèi 卫
- zhī 之
- shēng 声
- 成语名称:郑卫之声
- 成语拼音:[zhèng wèi zhī shēng]
- 成语解释: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
- 成语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淫乐
- 结构类型: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郑卫之声
- 英文翻译:Voice of Zheng Wei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郑卫之声”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民间 音乐
“郑卫之声”的单字解释
【郑】: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后为韩所灭。【卫】: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郑卫之声”的近义词
郑卫之曲 郑卫之音
“郑卫之声”的相关成语
郑卫之声 郑卫之曲 郑卫之音 鲁卫之政 郑卫桑间 北鄙之声 百舌之声 变徵之声 风尘之声 狐听之声 金革之声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靡靡之声 亡国之声 弦歌之声 新淫之声
“郑卫之声”的关联成语
郑字的成语 卫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声字的成语 郑开头的成语 卫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声开头的成语 zheng的成语 wei的成语 zhi的成语 sheng的成语zwzs的成语郑卫什么什么的成语郑什么之什么的成语郑什么什么声的成语什么卫之什么的成语什么卫什么声的成语什么什么之声的成语
“郑卫之声”造句
在君子看来,它已经失去了乐表达人情的初衷,郑卫之声、桑间之音,都是乱国之君的所好。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使听者“乐此不倦”。
使天人晏安,草木蕃殖;六宫斥其珠玉,百姓乐于耕织;寝郑卫之声,却靡曼之色。
我聆听博物馆小姐们用以弹奏几曲,有黄钟大吕之声,也有所谓“郑卫之声”的俗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