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安国观闻笙》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秋夜安国观闻笙》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ān guó guān wén shēng
秋夜安国观闻笙
zhī nǚ fēn míng yín hàn qiū, guì zhī wú yè gòng sōu liú. yuè lù mǎn tíng rén jì jì, ní cháng yī qǔ zài gāo lóu.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秋夜安国观闻笙》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秋夜安国观闻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安国观景象,以及传统的笙乐声。
中文译文:
织女明亮地织着银丝
天上银河中,秋风吹动着桂树的枝叶
月光洒满了庭院,寂静无声中,人们聆听着一首霓裳曲
曲调传遍了高楼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安国观的秋夜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音乐的喜爱。织女是中国传说中的天上人,与牛郎在银河上的鹊桥相会,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桂树和梧桐树是秋天的常见景象,它们随着秋风摇曳,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月光照耀在庭院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人们在安国观中聆听霓裳曲,霓裳是传统的乐曲,主要用笙乐演奏,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诗中的景象和音乐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了秋夜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优美的音乐烘托出了秋夜的祥和与美好,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