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边使》 罗隐
唐代 罗隐
累年无的信,每夜望边城。
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遇边使》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遇边使
累年无的信,每夜望边城。
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
中文译文:
多年来没有收到消息,每个夜晚都望着边境城市。
袖子掩藏着千行泪水,一封书寄托着一尺黄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在边境任职的使臣的思念之情。诗人讲述了他多年来没有收到来自使臣的消息,每晚他都望着远方的边城,希望能够得到使臣的来信。诗人的袖子上藏着千行泪水,代表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而他给使臣寄去的一封书,相当于一尺黄金,表达了他对使臣的重视和希望能够得到使臣的回应。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直观地表现了诗人对长时间没有音讯的相思之苦。通过对袖子上的泪水和一封书的描述,诗人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渴望。诗中的边城和使臣可以被理解为高高在上的官员和远在边疆的领导者,而诗人则是一个渴望得到关注和回应的普通人。整首诗抒发了官员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和不平等,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关注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使人产生共鸣。同时,诗人对黄金和书信的运用,也展示出了他对信物的重视和对使臣回应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意义,使人可以从中体会到官员和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和心理状态。
《遇边使》罗隐 拼音读音参考
yù biān shǐ
遇边使
lěi nián wú de xìn, měi yè wàng biān chéng.
累年无的信,每夜望边城。
xiù yǎn qiān xíng lèi, shū fēng yī chǐ jīn.
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