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老病》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lǎo bìng
老病
zhòu tīng shēng gē yè zuì mián, ruò fēi yuè xià jí huā qián.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rú jīn lǎo bìng xū zhī fēn, bù fù chūn lái èr shí nián.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老病》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老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绘白居易晚年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的逝去的思考。
中文译文:
白天听笙歌,夜晚沉醉入眠。
若不是在月下,就是在花前。
如今年事已高,身体亦有病痛。
但不愧对春光,二十年来一直如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白居易的晚年生活,展现了他对往昔时光和青春岁月的怀念之情。他描述了自己白天聆听笙歌,晚上陶醉入眠的情景,写出了他过去曾经拥有的丰富而美好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月下”和“花前”是两种典型的浪漫的环境,暗示了白居易年轻时过着愉悦而自由的生活。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疾病的侵袭,他不得不面对老去和身体的衰弱。
尽管如此,白居易并没有沮丧,反而坦然接受了岁月的流逝。他说自己二十年中一直如此,表明他不后悔过去的生活,也不为自己对春光的享受感到遗憾。这种乐观和对逝去时光的珍惜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抒发了白居易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的逝去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过去的珍视,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