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秋虫》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chóng
秋虫
qiē qiē àn chuāng xià, yāo yāo shēn cǎo lǐ.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qiū tiān sī fù xīn, yǔ yè chóu rén ěr.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秋虫》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虫》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宛转深夜枕前,清脆的虫鸣,从茂密的草丛中传来。秋天寄托了思妇的心情,雨夜更加让人感到忧愁。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夜的虫声和雨夜的愁思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惆怅和思念之情。诗中以虫鸣作为景物描写的主线,与诗人纷乱的心绪相呼应。诗词中的“秋天思妇心”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己的思念与秋天的寂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叙述和抒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季节相融合,表达了对离开的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虫声象征了思念的声音,通过声音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哀思。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烘托出浓厚的秋意和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怀。这种寂寥而凄美的描绘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受,使人们对离愁和孤独的感受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以其简短的篇幅展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展现了白居易作品中常见的敏锐观察和细腻表达的特点,使人们对人生的无奈和诗人的孤独有了更深的思考。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