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越琅琊山》同越琅琊山韦应物原文_翻译_赏析和诗意

《同越琅琊山》 韦应物

唐代   韦应物
石门有雪无行迹,松壑凝烟满众香。
馀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挂树老僧亡。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同越琅琊山》韦应物 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yuè láng yá shān
同越琅琊山

shí mén yǒu xuě wú xíng jī, sōng hè níng yān mǎn zhòng xiāng.
石门有雪无行迹,松壑凝烟满众香。
yú shí shī tíng hán niǎo xià, pò yī guà shù lǎo sēng wáng.
馀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挂树老僧亡。

久伴学习网(9banxue.com)

《同越琅琊山》韦应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同越琅琊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石门上的雪没有任何人的踪迹,以及松林中飘荡的烟雾和满树的香气,表达了清洁、寂静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的气氛非常静谧与幽静,诗人以石门上的雪和烟雾来描绘自然界的寂静,没有人的痕迹,代表了山中的宁静与纯净。松林中的烟雾常常被用来表达隐士的居住地,这里也强调了山林间的静谧与幽静。

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在庭院中撒下的剩余食物吸引了寒鸟的到来。破衣挂在树上,象征着僧人的离去。这里从食物和破衣的细节来暗示寺庙已经荒废或僧侣已经逝去,进一步加强了孤寂与幽静的意境。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寺庙内的朴素场景,传达了作者深沉与悲凉的情感。通过消失的人和空置的庙舍来对比自然景色的寂静与美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清幽,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超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