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字应宁。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一清善权变①,尤晓畅边事。弘治十五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西番故饶马,而仰给中国茶饮以去疾。太祖著令,以蜀茶易番马资军中用。久而寖弛,奸人多挟私茶阑出②为利,番马不时至。一清严为禁,尽笼茶利于官,以服致诸番,番马大集。劾罢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裁镇守中官冗费,军纪肃然。
武宗初立,寇数万骑抵固原,总兵曹雄军隔绝不相闻。一清帅轻骑自平凉昼夜行,抵雄军为之节度,多张疑兵胁寇,寇移犯隆德。一清夜发火,响应山谷间。寇疑大兵至,遁出塞。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有警不相援,患无所统摄,请遣大臣兼领之。即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而刘瑾憾一清不附己,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力救得解。仍致仕归。
安化王寘鐇反。诏起一清总制军务,中官张永监其军。未至,一清故部将仇钺已捕执之。一清驰至镇,宣布德意。张永旋亦至,一清与结纳,相得甚欢。知永与瑾有隙,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永曰:“何谓也?”一清遂促席画掌作“瑾”字。永难之曰:“是家晨夕上前,枝附根据,耳目广矣。”一清慷慨曰:“公亦上信臣,讨贼不付他人而付公,意可知。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永曰:“脱不济,奈何?”一清曰:“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于是永勃然起曰:“嗟乎,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哉!”竟如一清策诛瑾。
一清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凡为瑾所构陷者,率见甄录。朝有所知,夕即登荐,门生遍天下。馈谢有所入,缘手即散之。因引疾乞归,帝慰留之。
(节选自《明史•杨一清传》,有删改)
注:①权变: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②阑出:擅出,不得许可而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B.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C.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D.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明清时代,秀才主要是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
B.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C.擢表示升官,古代表示官职升迁的还有加、升、超、提、陟、徙等。
D.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于是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所以也称字为表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杨一清督理陕西马政,力矫积弊。禁止奸人带私茶擅自出关牟利,把茶利完全集中到官府手中,使西番人前来贸易,从而使番马大都聚集过来为朝廷军用。
B.杨一清统管三镇军务,大权奸刘瑾痛恨杨一清不归附自己,于是诬陷并逮捕杨一清。最终在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助下,杨一清才得以解脱。
C.杨一清富有军事才能。在总兵曹雄的军队被隔绝不通音讯的情况下。杨一清率领轻骑兵从平凉昼夜兼行,抵达曹雄军中,为他调度指挥,多设置疑兵逼迫敌寇,迫使敌寇转移进犯隆德。
D.在平定安化王朱寘反叛后,杨一清利用宦官、监军张永与刘瑾的矛盾,力劝张永剪除刘瑾,张永最终协助杨一清铲除了刘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
(2)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
参考答案
4.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5.C【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项错误在于,徙:调任官职。
6. D【解析】“张永最终协助杨一清铲除了刘瑾”错,原文是“竟如一清策诛瑾。”
7.(1)趁机握住张永的手腕说:“是靠你的力量平定了反叛。然而这种事情容易解决,对国家的内患有什么办法呢。”(关键词:乘间、反侧;“如国家内患何”是固定句式。)
(2)您可叩首伏地哭泣,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开心腹以表明没有乱说,皇上一定会被您打动。(关键词:叩首、妄;“请死上前”是省略句;“上必为公动”是被动句。)
参考译文:
杨一清,字应宁。少年时就能写文章,凭借奇童的身份被举荐为翰林秀才。十四岁参加乡试,考中成化八年进士。杨一清善于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尤其熟知边地的事务。弘治十五年,(杨一清被)提拔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察管理陕西的马政。西番以前多马,但依赖中原茶叶来除去疾病。太祖颁布命令,用蜀地茶叶交换西番的战马,以供军用。时间久了逐渐松弛,奸人常带私茶擅自出关牟利,西番的马匹不能按时送到。杨一清严格禁止,把茶利完全集中到官府手中,使西番人服从前来(贸易),于是番马大都集聚过来。弹劾罢免了贪庸无能的总兵武安侯郑宏,裁减了镇守中官多余的费用,军纪肃然。
武宗刚即位,敌寇数万骑兵进攻抵达固原,总兵曹雄的军队被隔绝不通音讯。杨一清率领轻骑兵从平凉昼夜兼行,抵达曹雄军中,为他调度指挥,多设置疑兵逼迫敌寇,敌寇转移进犯隆德。杨一清夜里发射火炮,声音响彻山谷间。敌寇怀疑大兵到了,逃出塞外。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有警报不能相互援助,没有人统管指挥为由,请求派遣大臣统领三镇,(皇帝)就任命杨一清统管三镇军务。但刘瑾恨杨一清不归附自己,诬陷杨一清冒领边防费用,逮捕杨一清并关到锦衣卫监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助才得解脱。不过仍然退休回家。
安化王朱寘 反叛。(皇帝)下诏起用杨一清统管军务,中官张永监督杨一清的部队。还没有到,杨一清以前的部将仇铖已经捕获了朱寘 。杨一清到了镇上,宣布(皇帝)恩惠意旨。张永不久也到了,杨一清与他结交,相处非常愉快。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有矛盾,趁机握住张永的手腕说:“是靠你的力量平定了反叛。然而这种事情容易解决,对国家的内患有什么办法呢。”张永说:“说的是谁?”杨一清于是移近张永座位在他手掌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对此为难地说:“这个人从早到晚都在皇帝跟前,枝叶连附根节盘踞,耳目众多呀。”杨一清慷慨激昂地说:“您也是皇上信任的内臣,征讨叛贼的事不托付他人而托付给您,(皇帝的)用意可知。如今(平叛)成功报捷,请求趁此机会讨论军事,趁机揭发刘瑾奸情,极力陈述国内的忧愁怨恨,以及害怕变乱起于心腹之人等情况。皇上英明神武,一定会听从您诛杀刘瑾。刘瑾被诛杀,您会掌握更大的权力,完全可以矫正以前的弊端,收拢天下人心。”张永说:“如果不成功,怎么办?”杨一清说:“话从您口中说出一定行。万一(皇帝)不相信,您可叩首伏地哭泣,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开心腹以表明没有乱说,皇上一定会被您打动。如果请求被获准,立即行事,不要拖延片刻。”于是张永突然站起来说:“唉,老奴为何吝惜余生不借此报答皇上呢!”最终按照杨一清的计策杀了刘瑾。
杨一清心胸开阔。喜欢贤士大夫,并与他们共享功名。凡是被刘瑾陷害的人,都被甄别录用。早上有所了解,晚上就举荐,门生遍于天下。收到馈赠答谢的东西,随手就施散出去。(杨一清)称病请求告老还乡,皇帝安慰挽留他。
武宗初立,寇数万骑抵固原,总兵曹雄军隔绝不相闻。一清帅轻骑自平凉昼夜行,抵雄军为之节度,多张疑兵胁寇,寇移犯隆德。一清夜发火,响应山谷间。寇疑大兵至,遁出塞。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有警不相援,患无所统摄,请遣大臣兼领之。即命一清总制三镇军务。而刘瑾憾一清不附己,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力救得解。仍致仕归。
安化王寘鐇反。诏起一清总制军务,中官张永监其军。未至,一清故部将仇钺已捕执之。一清驰至镇,宣布德意。张永旋亦至,一清与结纳,相得甚欢。知永与瑾有隙,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永曰:“何谓也?”一清遂促席画掌作“瑾”字。永难之曰:“是家晨夕上前,枝附根据,耳目广矣。”一清慷慨曰:“公亦上信臣,讨贼不付他人而付公,意可知。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永曰:“脱不济,奈何?”一清曰:“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于是永勃然起曰:“嗟乎,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哉!”竟如一清策诛瑾。
一清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凡为瑾所构陷者,率见甄录。朝有所知,夕即登荐,门生遍天下。馈谢有所入,缘手即散之。因引疾乞归,帝慰留之。
注:①权变: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②阑出:擅出,不得许可而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B.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C.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D.今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惧变\起心\上英武\必听公诛瑾\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前弊\收天下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明清时代,秀才主要是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
B.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C.擢表示升官,古代表示官职升迁的还有加、升、超、提、陟、徙等。
D.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于是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所以也称字为表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
A.杨一清督理陕西马政,力矫积弊。禁止奸人带私茶擅自出关牟利,把茶利完全集中到官府手中,使西番人前来贸易,从而使番马大都聚集过来为朝廷军用。
B.杨一清统管三镇军务,大权奸刘瑾痛恨杨一清不归附自己,于是诬陷并逮捕杨一清。最终在大学士李东阳、王鏊极力救助下,杨一清才得以解脱。
C.杨一清富有军事才能。在总兵曹雄的军队被隔绝不通音讯的情况下。杨一清率领轻骑兵从平凉昼夜兼行,抵达曹雄军中,为他调度指挥,多设置疑兵逼迫敌寇,迫使敌寇转移进犯隆德。
D.在平定安化王朱寘反叛后,杨一清利用宦官、监军张永与刘瑾的矛盾,力劝张永剪除刘瑾,张永最终协助杨一清铲除了刘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
(2)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
参考答案
4.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5.C【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项错误在于,徙:调任官职。
6.
7.(1)趁机握住张永的手腕说:“是靠你的力量平定了反叛。然而这种事情容易解决,对国家的内患有什么办法呢。”(关键词:乘间、反侧;“如国家内患何”是固定句式。)
(2)您可叩首伏地哭泣,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开心腹以表明没有乱说,皇上一定会被您打动。(关键词:叩首、妄;“请死上前”是省略句;“上必为公动”是被动句。)
参考译文:
安化王朱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