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德世衡,自处不疑。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此,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拽下械系捶掠,极其苦楚。凡一月,濒于死者数矣,崧终不伏,曰:“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毅然不顾。世衡审其不可屈,为解缚沐浴,复延入卧内,厚抚谢之曰:“尔无过,聊相试耳。欲使为间,万一可胁,将泄吾事。设虏人以此见穷,能不相负否?”崧默然曰:“试为公为之。”
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藉手,仍伪报西羌。”临行,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胡地苦寒,此以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遇乞,虏人之谋臣也。崧如所教,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虏人因疑遇乞,舍崧,迁与北境。久之,遇乞终以疑死。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崧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
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与元昊乳母白姥有隙。岁除日,野利引兵巡边,深涉汉境数宿,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元昊疑之。世衡尝得蕃酋之子苏吃曩,厚遇之。闻元昊尝赐野利宝刀,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得刀以还,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设祭境上,为祭文,叙岁除日相见之欢。入夜,乃火烧纸钱,川中尽明。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乃佯委祭具,而银器凡千余两悉弃之。虏人争取器皿,得元昊所赐刀。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元昊得之,又识其所赐刀,遂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乃录其功,赠观察使。
(节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权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 军:指挥作战。
B.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 谮:责备。
C. 崧亦深德世衡 德:感激。
D. 世衡遇之愈厚 遇:对待。
4.B(谮:诬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遇乞终以疑死 余船以次俱进。
C.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D.世衡卒,乃录其功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D(A项,①代词,有人;②副词,或许。B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C项,①介词,被;②介词,替、给。D项,副词,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种世衡临别解下所穿的絮袍赠送给法崧,叮嘱他千方百计求见敌方谋臣遇乞,法崧至敌方按照种世衡的指教去做。
B. 种世衡设计考验法崧,法崧不为严刑拷打所屈。于是种世衡对法崧去间谍的有关事项面授机宜,交代得一清二楚,法崧答应按计去做。
C.敌方怀疑法崧,法崧主管官吏捉住,敌方打开袍子,搜到了藏在领子中的种世衡给遇乞的信。后来还是被遇乞杀死了。
D.种世衡巧妙利用、激化敌人内部矛盾,大大削弱了元昊的战斗力。平定西夏,世衡屡设奇计,功不可没,这一切都为人了解,为人赞叹。
6.A(B并非交代得一清二楚,而是有所保留C不是被遇乞杀死的D生前并不被人了解 )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5分)
(2)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5分)
7.参考答案(10分)
(1)我是个男人(男子或大丈夫)。您听信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来诬陷自己。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丈夫”、“见杀”、“自诬”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在领子中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书信,言词十分亲密。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发”、“书”、“款密”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种世衡刚刚建造青涧城,有位紫山寺的僧人法崧,刚正果敢有谋略,以义正刚烈自称。种世衡邀请他安置门下,任凭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按需要而供应财物不计算。法嵩酗酒狎妓赌博,什么都干,种世衡对待他更加优厚。留了一年多,法嵩也深深感激种世衡,自己安处无疑。一天,种世衡忽然发怒对法嵩说:“我这样待你,你却暗中和敌人勾结,为什么背弃我呢?”把他拖下加刑具捆绑拷打,受尽了痛苦。总共一个月,有多次他差一点死去,法嵩终究不认罪,他说:“我是个男人。你听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诬陷自己。”他坚定地不顾一切。种世衡知道他不能屈服,为他解开捆缚让他沐浴,又把他请进卧室内,深情地安抚向他道歉说:“你没错,我姑且试试你罢了。我想让你做间谍,万一被威胁,将要泄漏我的事。假如敌人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你能够不背弃我吗?”法嵩默默地说:“我试着为你做吧。”
世衡给他丰厚的礼物,打发他去(执行任务),把几条军事机密告诉法崧说:“可以以这个为凭借,仍然给西羌送假情报。”(法崧)临走时,世衡解下所穿的絮袍送给他说:“胡地特别寒冷,以这件衣作为分别纪念。到那里,要想一切办法求见遇乞,不是这个人就不能得到胡人的实情。”遇乞,是胡人的谋臣。法崧依照(世衡)教的(方法),辗转求见遇乞。胡人发觉了,怀疑他,(将他)抓到官衙里。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信,言词十分亲密。法崧当初不知道衣领中有信,胡人对他用尽了刑,(他)始终不讲实情,胡人于是怀疑遇乞,放了法崧,(把他)放逐到北方边境。很久之后,遇乞最终因受怀疑而死。法崧偶然得以逃回,得到了敌人所有的情况来报告宋朝。法崧后来官至诸司使,到现在边境上的人都叫他 “王和尚”。
元昊的大臣野利,经常是元昊的谋主,镇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和元昊的乳母白姥有嫌隙。除夕日,野利带兵巡视边境,进入汉境以内好几个晚上,白姥趁这个机会就诬陷他要叛乱,元昊也怀疑他。世衡曾经捕获蕃酋长的儿子苏吃曩,非常优厚地对待他。听说元昊曾经赐给野利宝刀,而吃曩的父亲深得野利的宠幸,世衡于是让吃曩去偷野利的刀,答应给他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偷到刀后回来,世衡于是高声宣扬野利已经被白姥诬陷死,在边境上设立祭坛,写好祭文,叙说岁除日相见之欢。深夜,就火烧纸钱,平野一片明亮。外族敌人看见火光,带领骑骑兵到边境来窥觇。世衡于是假装抛弃祭具,而且银器共千余两全都扔掉了。外族敌人争着抢取器皿,找到了元昊赐给野利的刀。等到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只存数十字。元昊得到这个烧残的祭文,又认识他赐给野利的刀,于是就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从此君臣猜忌对方有二心,以至不能让他带领军队指挥作战。平定夏的功劳,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不是很了解详情。世衡死后,才记录下他的功劳,赠观察使。
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藉手,仍伪报西羌。”临行,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胡地苦寒,此以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遇乞,虏人之谋臣也。崧如所教,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虏人因疑遇乞,舍崧,迁与北境。久之,遇乞终以疑死。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崧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
(节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权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
B.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
C. 崧亦深德世衡
D. 世衡遇之愈厚
4.B(谮:诬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
B.遇乞终以疑死
C.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
D.世衡卒,乃录其功
5.D(A项,①代词,有人;②副词,或许。B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C项,①介词,被;②介词,替、给。D项,副词,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种世衡临别解下所穿的絮袍赠送给法崧,叮嘱他千方百计求见敌方谋臣遇乞,法崧至敌方按照种世衡的指教去做。
B. 种世衡设计考验法崧,法崧不为严刑拷打所屈。于是种世衡对法崧去间谍的有关事项面授机宜,交代得一清二楚,法崧答应按计去做。
C.敌方怀疑法崧,法崧主管官吏捉住,敌方打开袍子,搜到了藏在领子中的种世衡给遇乞的信。后来还是被遇乞杀死了。
D.种世衡巧妙利用、激化敌人内部矛盾,大大削弱了元昊的战斗力。平定西夏,世衡屡设奇计,功不可没,这一切都为人了解,为人赞叹。
6.A(B并非交代得一清二楚,而是有所保留C不是被遇乞杀死的D生前并不被人了解 )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5分)
(2)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5分)
7.参考答案(10分)
(1)我是个男人(男子或大丈夫)。您听信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来诬陷自己。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丈夫”、“见杀”、“自诬”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在领子中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书信,言词十分亲密。
正确译出大意给2分,“发”、“书”、“款密”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种世衡刚刚建造青涧城,有位紫山寺的僧人法崧,刚正果敢有谋略,以义正刚烈自称。种世衡邀请他安置门下,任凭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按需要而供应财物不计算。法嵩酗酒狎妓赌博,什么都干,种世衡对待他更加优厚。留了一年多,法嵩也深深感激种世衡,自己安处无疑。一天,种世衡忽然发怒对法嵩说:“我这样待你,你却暗中和敌人勾结,为什么背弃我呢?”把他拖下加刑具捆绑拷打,受尽了痛苦。总共一个月,有多次他差一点死去,法嵩终究不认罪,他说:“我是个男人。你听坏人的话,想要杀我,那就杀死我吧,我终究不会用不义之事诬陷自己。”他坚定地不顾一切。种世衡知道他不能屈服,为他解开捆缚让他沐浴,又把他请进卧室内,深情地安抚向他道歉说:“你没错,我姑且试试你罢了。我想让你做间谍,万一被威胁,将要泄漏我的事。假如敌人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你能够不背弃我吗?”法嵩默默地说:“我试着为你做吧。”
世衡给他丰厚的礼物,打发他去(执行任务),把几条军事机密告诉法崧说:“可以以这个为凭借,仍然给西羌送假情报。”(法崧)临走时,世衡解下所穿的絮袍送给他说:“胡地特别寒冷,以这件衣作为分别纪念。到那里,要想一切办法求见遇乞,不是这个人就不能得到胡人的实情。”遇乞,是胡人的谋臣。法崧依照(世衡)教的(方法),辗转求见遇乞。胡人发觉了,怀疑他,(将他)抓到官衙里。几天(后),有人打开(世衡所赠的)絮袍领子,得到世衡给遇乞的信,言词十分亲密。法崧当初不知道衣领中有信,胡人对他用尽了刑,(他)始终不讲实情,胡人于是怀疑遇乞,放了法崧,(把他)放逐到北方边境。很久之后,遇乞最终因受怀疑而死。法崧偶然得以逃回,得到了敌人所有的情况来报告宋朝。法崧后来官至诸司使,到现在边境上的人都叫他 “王和尚”。
元昊的大臣野利,经常是元昊的谋主,镇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和元昊的乳母白姥有嫌隙。除夕日,野利带兵巡视边境,进入汉境以内好几个晚上,白姥趁这个机会就诬陷他要叛乱,元昊也怀疑他。世衡曾经捕获蕃酋长的儿子苏吃曩,非常优厚地对待他。听说元昊曾经赐给野利宝刀,而吃曩的父亲深得野利的宠幸,世衡于是让吃曩去偷野利的刀,答应给他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吃曩偷到刀后回来,世衡于是高声宣扬野利已经被白姥诬陷死,在边境上设立祭坛,写好祭文,叙说岁除日相见之欢。深夜,就火烧纸钱,平野一片明亮。外族敌人看见火光,带领骑骑兵到边境来窥觇。世衡于是假装抛弃祭具,而且银器共千余两全都扔掉了。外族敌人争着抢取器皿,找到了元昊赐给野利的刀。等到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只存数十字。元昊得到这个烧残的祭文,又认识他赐给野利的刀,于是就赐野利死。野利有大功,死不认罪。从此君臣猜忌对方有二心,以至不能让他带领军队指挥作战。平定夏的功劳,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不是很了解详情。世衡死后,才记录下他的功劳,赠观察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