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宜黄何尉序
(南宋)陆九渊
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难知也。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盖不难知者。夫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②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
比干剖心,恶来④知政;子胥鸱夷,宰嚭谋国。爵刑舛施,德业④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鲁士师知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下邑一尉,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讵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令、尉:官职。②式:发语词。③恶来:商纣王宠信的奸臣。④业:恶业,罪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式遄其归矣 遄:迅速
B.比干剖心,恶来知政 知:了解
C.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 揆:比较
D.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 迕:触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且自知得罪于民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令以是不善于其尉 洎牧以谗诛
D.诚率是勇以志乎道 异乎三子者之撰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A.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B.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C.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D.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赠序。何坦为官正直清廉,因与贪官县令不和,遭到糊涂上司的不公正处置,作者对此愤然不平,撰文来安慰鼓励他。
B.文章开篇第一段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说明上司虽然处理不当,但比较古代贤人,何坦算是幸运的,他获得了百姓、士人的高度评价。
C.第三段以柳下惠、楚子义有“平狱治理之善”却多次被罢免之事来安慰何坦,劝其不必抱恨,认为以后还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D.文章指明民众的毁誉是评价一个官员贤与不贤的标准,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体现了陆九渊以民为本的思想。
9.把文言义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4分)
(2)何君之志,何君之学,讵可如是而已乎?(3分)
(3)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3分)
参考答案
5、B(联系语境可知,“知”应解释为“主持”)
6、C(A项“者”助词,者字结构,……的情况/助词,引出判断;B项“且”递进连词,而且/副词,将,将要C项“以”都是介词,因为; D项“乎”介词,在/介词,与)
7、A(全句意为“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廷抛弃不怨恨,遭遇困厄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
8、B(作者在开篇第一段把何坦与臧氏子对比,是为了鲜明地表现民心向背,与古代贤人的比较出现在第二段。)
9.(1)(4分)译义:想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
(“贤”、“而”、“歌诗”、“何之归”各一分)
(2)(3分)译义: 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学识,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
(“讵可”、“如是”、“已”各一分)
(3)(3分)译义: 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
(“然”、“固”、“憾”各一分)
参考译文:
老百姓很喜欢他们的县尉,很不喜欢他们的县令;县里的僚属很喜欢他们的县令,很不喜欢他们的县尉:这县令、县尉的贤与不贤就不难知道了。县尉因为这个原因与县令不和,县令因为这个原因与县尉不和;这县令,县尉的是非曲直就不难知道了。东阳人何坦做宜黄县的县尉,跟他的县令藏氏子不和,他们的贤与不贤、是非曲直,大概不难知道的。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到了上司那里,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就一起把他们罢免了。宜黄县的读书人和老百姓,说臧氏子的罪行,远不止于罢免,老百姓庆幸他的离去;说何坦的过错,不至于被罢免,因而对他的离开感到惋惜。臧氏子贪婪而富有,而且自己知道得罪了老百姓,装满车子就赶快溜走了;何坦廉洁而且清贫;没有什么来置办行李,县里的读书人,老百姓同情他贫穷并为他准备行李,设宴与他告别,想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
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恶来就掌握了大权;伍于胥被抛尸河中,宰嚭就主持国政。赏罚逆施善恶颠倒,像这样的事情一件件地在书传中见到。现在上司用来处理臧县令,何县尉贤与不贤是非曲直的理由,虽然不合乎人心,然而与历史上那些赏罚滥用、倒行逆施的事情相比较,不是还相距很远吗?况且他得到了民心和读书人的好评,有慰问帮助他到如此盛况空前的先例吗?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鲁国的士师如柳下惠,楚国的令尹如子文,他们公正地审理案件和处理政事的善举,应该是记不完的,在三次贬官三次罢官之间,他们正直的作为已是足以令人称赞的了!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廷抛弃不怨恨,遭遇贫困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况且现在皇上光明正大,光辉日新。大臣们好像德星一样,调理阴阳,驱退邪气。下面县邑中的一个县尉,尽心尽力地维护老百姓,因此触犯了贪赃枉法的县令,恰好适合监司某一条例,跟县令一起罢免,这哪里是要永远被朝廷抛弃,不会仕途再起呢?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虽然这样,使得何君得到这样大的声誉的,实在是臧氏子造成的。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学识,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何君的这番作为是有勇气的啊!真能把这种勇气用在道德修养上,推广到学习上,就能够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的里面,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的上面,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路"义"的中间,使得富裕尊贵都不能乱我的心,贫穷卑贱都不能变我之志,权势武力也不能屈我之气节,这也是我寄希望于何君的。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
(南宋)陆九渊
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难知也。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盖不难知者。夫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②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
比干剖心,恶来④知政;子胥鸱夷,宰嚭谋国。爵刑舛施,德业④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鲁士师知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下邑一尉,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讵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令、尉:官职。②式:发语词。③恶来:商纣王宠信的奸臣。④业:恶业,罪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式遄其归矣 遄:迅速
B.比干剖心,恶来知政 知:了解
C.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 揆:比较
D.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 迕:触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且自知得罪于民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令以是不善于其尉 洎牧以谗诛
D.诚率是勇以志乎道 异乎三子者之撰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A.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B.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C.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D.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赠序。何坦为官正直清廉,因与贪官县令不和,遭到糊涂上司的不公正处置,作者对此愤然不平,撰文来安慰鼓励他。
B.文章开篇第一段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说明上司虽然处理不当,但比较古代贤人,何坦算是幸运的,他获得了百姓、士人的高度评价。
C.第三段以柳下惠、楚子义有“平狱治理之善”却多次被罢免之事来安慰何坦,劝其不必抱恨,认为以后还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D.文章指明民众的毁誉是评价一个官员贤与不贤的标准,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体现了陆九渊以民为本的思想。
9.把文言义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4分)
(2)何君之志,何君之学,讵可如是而已乎?(3分)
(3)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3分)
参考答案
5、B(联系语境可知,“知”应解释为“主持”)
6、C(A项“者”助词,者字结构,……的情况/助词,引出判断;B项“且”递进连词,而且/副词,将,将要C项“以”都是介词,因为; D项“乎”介词,在/介词,与)
7、A(全句意为“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廷抛弃不怨恨,遭遇困厄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
8、B(作者在开篇第一段把何坦与臧氏子对比,是为了鲜明地表现民心向背,与古代贤人的比较出现在第二段。)
9.(1)(4分)译义:想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
(“贤”、“而”、“歌诗”、“何之归”各一分)
(2)(3分)译义: 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学识,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
(“讵可”、“如是”、“已”各一分)
(3)(3分)译义: 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
(“然”、“固”、“憾”各一分)
参考译文:
老百姓很喜欢他们的县尉,很不喜欢他们的县令;县里的僚属很喜欢他们的县令,很不喜欢他们的县尉:这县令、县尉的贤与不贤就不难知道了。县尉因为这个原因与县令不和,县令因为这个原因与县尉不和;这县令,县尉的是非曲直就不难知道了。东阳人何坦做宜黄县的县尉,跟他的县令藏氏子不和,他们的贤与不贤、是非曲直,大概不难知道的。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到了上司那里,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就一起把他们罢免了。宜黄县的读书人和老百姓,说臧氏子的罪行,远不止于罢免,老百姓庆幸他的离去;说何坦的过错,不至于被罢免,因而对他的离开感到惋惜。臧氏子贪婪而富有,而且自己知道得罪了老百姓,装满车子就赶快溜走了;何坦廉洁而且清贫;没有什么来置办行李,县里的读书人,老百姓同情他贫穷并为他准备行李,设宴与他告别,想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
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恶来就掌握了大权;伍于胥被抛尸河中,宰嚭就主持国政。赏罚逆施善恶颠倒,像这样的事情一件件地在书传中见到。现在上司用来处理臧县令,何县尉贤与不贤是非曲直的理由,虽然不合乎人心,然而与历史上那些赏罚滥用、倒行逆施的事情相比较,不是还相距很远吗?况且他得到了民心和读书人的好评,有慰问帮助他到如此盛况空前的先例吗?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鲁国的士师如柳下惠,楚国的令尹如子文,他们公正地审理案件和处理政事的善举,应该是记不完的,在三次贬官三次罢官之间,他们正直的作为已是足以令人称赞的了!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廷抛弃不怨恨,遭遇贫困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况且现在皇上光明正大,光辉日新。大臣们好像德星一样,调理阴阳,驱退邪气。下面县邑中的一个县尉,尽心尽力地维护老百姓,因此触犯了贪赃枉法的县令,恰好适合监司某一条例,跟县令一起罢免,这哪里是要永远被朝廷抛弃,不会仕途再起呢?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虽然这样,使得何君得到这样大的声誉的,实在是臧氏子造成的。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学识,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何君的这番作为是有勇气的啊!真能把这种勇气用在道德修养上,推广到学习上,就能够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的里面,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的上面,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路"义"的中间,使得富裕尊贵都不能乱我的心,贫穷卑贱都不能变我之志,权势武力也不能屈我之气节,这也是我寄希望于何君的。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