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 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 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D.余甚或焉或 通“惑”
8.对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B.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C.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D.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 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 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10.翻译画线句子(共6分)
(1)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参考答案
7、B(宗:归顺,遵奉)
8、C
9、A(“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
10、(1)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2)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 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贤明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这种说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 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只走大路,从不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思想志向不一致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谋划。”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了。所以他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 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
B.天下宗周
C.我安适归矣
D.余甚或焉或
8.对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B.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C.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D.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 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 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10.翻译画线句子(共6分)
(1)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参考答案
7、B(宗:归顺,遵奉)
8、C
9、A(“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
10、(1)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贤明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这种说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 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只走大路,从不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思想志向不一致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谋划。”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了。所以他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