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齐人蒯通,说韩信曰:“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②后数日,蒯通复说曰:“夫听者事之侯也,计者事之机也,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不如驽马之安步;’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洋察之。”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③汉十一年,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④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22、下列成语不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项为:( )(2分)
A、漂母之恩 B、胯下之辱 C、破釜沉舟 D、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3、从文本第①段中可看出,导致韩信被杀的主要原因是□□□□(2分)
24、文本①——④段中划线句理解错的一项是(2分)
A、“先生:你暂且休息去吧,我会想念你的。”
B、能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确谋画,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C、我后悔没有运用蒯通的计谋。
D、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25、从文本的第①、②段中,简析韩信的性格特点。(3分)
2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太史公曰”这一段文字的三点内容。(3分)
参考答案
22、C(2分)
23、功高震主(2分)
24、A(2分)
25、①孤傲树敌多;②犹豫狐疑(患得患失);③知恩图报。(3分)
26、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3分)
【参考译文】
齐国人蒯通劝说韩信道:“臣下听说凡是武勇和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很危险,功劳盖过天下的得不到应有的赏赐。现在将军正拥有这种使君主感到震慑的威信,正挟持着这种不会受赏的大功。您想投靠楚王吗,楚王不会信用;您想回归汉王吗,汉王感到畏惧。那么将军您凭着这么大的声望和功绩,能到哪里去安身呢?”韩信听罢推托道:“先生:你暂且回去吧,让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劝说道:“能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确谋画,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智慧应表现在处事果断;行动迟疑往往危害事业。专在枝节上用心思,漏掉天下大事;理智上明知该怎么办,却不敢毅然行动,这就是一切事情失败的祸根。常言说:‘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把毒刺螫向敌方的蝎子;徘徊不前的千里驹,不如稳步前进的劣马。’这些话都说明,可贵的在于说干就干。要知道干一番事业,失败容易成功难;成功的时机很难得到,却又很容易丧失。时机呀时机,错过了就不再来了。希望将军仔细想想。”韩信听了还是犹豫,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劳大,汉王再怎么的总不会削夺他山东的封地。便拒绝了蒯通的劝告。
汉朝建立后的第十一个年头,刘邦的夫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抓起来,在长乐宫悬钟的地方杀了。临刑前,韩信感叹道:“我后悔没有运用蒯通的计谋,落得被妇人小子诈骗暗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韩信三族亲属都被刘氏王朝诛灭了。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②后数日,蒯通复说曰:“夫听者事之侯也,计者事之机也,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不如驽马之安步;’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洋察之。”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③汉十一年,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④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22、下列成语不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项为:( )(2分)
A、漂母之恩 B、胯下之辱 C、破釜沉舟 D、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3、从文本第①段中可看出,导致韩信被杀的主要原因是□□□□(2分)
24、文本①——④段中划线句理解错的一项是(2分)
A、“先生:你暂且休息去吧,我会想念你的。”
B、能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确谋画,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C、我后悔没有运用蒯通的计谋。
D、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25、从文本的第①、②段中,简析韩信的性格特点。(3分)
2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太史公曰”这一段文字的三点内容。(3分)
参考答案
22、C(2分)
23、功高震主(2分)
24、A(2分)
25、①孤傲树敌多;②犹豫狐疑(患得患失);③知恩图报。(3分)
26、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3分)
【参考译文】
齐国人蒯通劝说韩信道:“臣下听说凡是武勇和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很危险,功劳盖过天下的得不到应有的赏赐。现在将军正拥有这种使君主感到震慑的威信,正挟持着这种不会受赏的大功。您想投靠楚王吗,楚王不会信用;您想回归汉王吗,汉王感到畏惧。那么将军您凭着这么大的声望和功绩,能到哪里去安身呢?”韩信听罢推托道:“先生:你暂且回去吧,让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劝说道:“能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能正确谋画,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智慧应表现在处事果断;行动迟疑往往危害事业。专在枝节上用心思,漏掉天下大事;理智上明知该怎么办,却不敢毅然行动,这就是一切事情失败的祸根。常言说:‘犹豫不决的猛虎,不如敢把毒刺螫向敌方的蝎子;徘徊不前的千里驹,不如稳步前进的劣马。’这些话都说明,可贵的在于说干就干。要知道干一番事业,失败容易成功难;成功的时机很难得到,却又很容易丧失。时机呀时机,错过了就不再来了。希望将军仔细想想。”韩信听了还是犹豫,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劳大,汉王再怎么的总不会削夺他山东的封地。便拒绝了蒯通的劝告。
汉朝建立后的第十一个年头,刘邦的夫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抓起来,在长乐宫悬钟的地方杀了。临刑前,韩信感叹道:“我后悔没有运用蒯通的计谋,落得被妇人小子诈骗暗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韩信三族亲属都被刘氏王朝诛灭了。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