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阜文,名惠言,先世自宋初由滁州迁武进,遂世为武进人。曾祖采,祖金第,父蟾宾,皆县学生。母姜氏。皋文生四年而孤,姜太孺人①守志,家甚贫。
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十七补县学附生,十九试高等,补禀(通“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本省乡试中式。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例充内阁中书,以特奏,通榜皆报罢。是年,考取景山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教习期满,例得引见,闻姜太孺人疾,请急归。遂居母丧。嘉庆四年,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时大学士大兴朱文正公珪为吏部尚书,以阜文学行特奏,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盖皋文前后七试礼部而后遇,年三十有九矣。六年,散馆②,奉旨以部属用,文正复特奏,改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六月辛亥,以疾卒,年四十二。
皋文清赢,须眉作青绀色,面有风棱。而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其乡试中式,文正以侍郎主考。皋文自出其门,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文正潜察得之,则大喜,故屡进达之。而皋文齖齖③以善相诤,不敢隐。文正言天子当以宽大得民,皋文言国家承平百余年,至仁涵育,远出汉唐之上,吏民习于宽大,故奸孽萌芽其间,宜大伸罚以肃内外之政。文正言天子当优有过大臣,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复坏朝廷法度,惜全之,当何所用?文正喜进淹雅之士,皋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与同县洪编修亮吉于广坐诤之。亮吉后以上书不实,遣戍,赦归田里,阜文则竟死矣。
方皋文为庶吉士时,今皇上加上列圣尊号,盛京④太庙旧藏宝,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言于当事者:“宜自京师下所司等上上玉,刻成遣使奉藏,其旧藏宝不得磨治。”当事者以为然,格于例,不果奏。又言于当事者:“翰林院乃皇帝侍从,奉命篆列圣宝,宜奏请驰驿,不得由部给火牌。”亦格于例,不果奏。已而叹曰:“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
[节选自(清)恽敬《张皋文墓志铭》]
[注]①太孺人:相当于大夫人。②散馆:清时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庶常馆学习,
三年期满经考试后视优劣或留馆任职,或到各部任京官,或外放州县官,叫“散馆”。③齖齖:争辩的样子。④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皋文学行特奏 学行:学问人品。
B.试天下进士加慎 加慎:更加慎重。
C.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 通显:神通广大。
D.亮吉后以上书不实 不实:不符实际。
11.下列八句话编成四组,分别表现皋文的学问和人品的一组是
①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
②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
③以特奏,通榜皆报罢
④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
⑤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
⑥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
⑦皋文齖齖以善相诤,不敢隐
⑧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
A.①③ B.②⑤ C.④⑧ D.⑥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皋文,名惠言,他的先祖是在北宋初年从滁州迁至武进的,他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守寡,“家甚贫”言浅意深地说明了家庭的窘况。
B.张皋文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县学生员,他自己也在17岁时进了县学。乾隆五十九年将要加官升迁时,因母亲病危而返乡侍母,并于母亡后守孝。
C.张皋文生得清瘦,面部棱角分明,而性格十分和蔼平易,但关乎道义的问题,他一定明确表态,对自己的恩师也敢于直言,从不隐瞒观点。
D.张皋文擅长篆书,曾负责磨改重刻前代皇帝的玉印之事,他几次提出正确建议却都未被上奏,不仅体现出他的坦诚性格,还反映了位卑言轻的无奈。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3分)
(2)文正喜进淹雅之士,阜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4分)
(3)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3分)
参考答案
10.C (“通显”应解释为“飞黄腾达”。)
11.B (A.①表现学问,③既不表现学问,也不表现人品;C.④表现学问,⑧既不表现学问,也不表现人品;D.全都表现人品。)
12.B (“将要加官升迁时”不正确,应该是“将要得到皇帝召见时”。)
13.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参考译文]
张先生字皋文,名惠言,他的先祖自北宋初年由滁州迁至武进,于是世代为武进人了。曾祖名采,祖父名金第,父亲名蟾宾,先后都是县学的生员。母亲娘家姓姜。皋文出生4年父亲就去世了,姜太夫人守寡,家境十分贫寒。
皋文14岁时,就凭童生的身份在乡里教书。17岁时进入县学做生员,19岁时考试成绩优异,递补为廪生。乾隆五十一年,参加本省乡试,一举中第。次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考中中正榜,依例可以充任内阁中书一职,只因有人特奏,通榜被一律取消资格。同年,考取景山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教习任期后满,依例可以得到皇帝的召见,得知姜太夫人病危,便请假急速返归乡里,于是居家为母亲守孝。嘉庆四年,现今的皇帝开始亲理国政,录取进士更加慎重,然而皋文还是中第。当时大学士大兴人文正公朱珪任吏部尚书,鉴于皋文学问人品非同寻常,就把他特别奏荐给皇帝,于是改授翰林院庶吉士,任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大概皋文前后七次参加礼部试,然后才被录取。此时他已经39岁了。嘉庆六年,在庶常馆修学期满,考试合格后,奉旨作为属员到部里任职,又经文正公特别奏荐,改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六月辛亥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
皋文生得清瘦,眉毛胡须黑里泛红,面部棱角分明。生性十分和蔼平易,与人交往,对方不论德才如何都愿意同他相处。至于关乎道义的问题,他是非明确,决不含糊其辞,总是要把自己的态度说得明明白白。皋文中举的那年乡试,朱文正公以吏都侍郎的身份担任主考官。皋文自从成为文正公的门生,他从来没有独自求见文正公,来显示自己卓异的才学,而只是默默地随同文正公的其他弟子去见文正公罢了。文正公暗中留意观察了解了他的品行,很高兴,所以多次举荐他。但皋文在文正公面前仍敢于直言相谏。从不因为文正公是自己的恩师而隐瞒自己的观点。文正公主张天子应以宽松的政治赢得民心,而皋文却认为天下太平已持续了一百多年,朝廷广施仁德涵育万民,这是汉唐诸朝远不能比的,吏民长期生活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之中,就会滋生邪恶,所以应当大大伸张法律,严肃朝廷内外的法纪。文正公主张天子应当宽待犯有过错的大臣,而皋文却认为那些平庸碌碌之辈侥幸飞黄腾达,却又败坏朝廷的法度,爱惜顾全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文正公喜欢荐引潜心学问、风度高雅的人士,而皋文却主张推荐那些在内可以治理政务,对外可以捍御边患的人。皋文经常与同县的洪亮吉编修一起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文正公争论。亮吉后来因上书奏事与实际不符的罪名,被发配至伊犁,待他遇赦回归乡里,皋文已经死了。
皋文还在做庶吉士的时候,正赶上现今的皇帝给列祖列宗添加尊号,盛京太庙所珍藏的前代皇帝的玉印,依照旧例要派官员前去把它们上面的字迹磨掉,篆刻上添加之后的尊号。皋文因为擅长篆书,由大臣推荐皇帝恩准,负责篆写之事。皋文向主管大臣建议说:“应该由京师下令主管部门,责成他们贡纳上等宝玉,刻好后,派使臣奉送。盛京太庙珍藏,原所珍藏的御宝不应该被磨灭重治。”主管大臣赞成他的主张,但是碍于旧例,没有上奏皇帝。皋文又建议主管大臣说:“翰林院官员是皇帝的侍从,奉命前往盛京篆刻各位先皇的御宝,应该奏请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不应凭借兵部发放的火牌领取车马口粮。”主管大臣仍然是碍于旧例,没有上奏皇帝。皋文最后不得不叹息说:“天下的事都像这样敷衍了事的吗?我地位卑下,只能说说罢了。”
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十七补县学附生,十九试高等,补禀(通“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本省乡试中式。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例充内阁中书,以特奏,通榜皆报罢。是年,考取景山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教习期满,例得引见,闻姜太孺人疾,请急归。遂居母丧。嘉庆四年,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时大学士大兴朱文正公珪为吏部尚书,以阜文学行特奏,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盖皋文前后七试礼部而后遇,年三十有九矣。六年,散馆②,奉旨以部属用,文正复特奏,改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六月辛亥,以疾卒,年四十二。
皋文清赢,须眉作青绀色,面有风棱。而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其乡试中式,文正以侍郎主考。皋文自出其门,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文正潜察得之,则大喜,故屡进达之。而皋文齖齖③以善相诤,不敢隐。文正言天子当以宽大得民,皋文言国家承平百余年,至仁涵育,远出汉唐之上,吏民习于宽大,故奸孽萌芽其间,宜大伸罚以肃内外之政。文正言天子当优有过大臣,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复坏朝廷法度,惜全之,当何所用?文正喜进淹雅之士,皋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与同县洪编修亮吉于广坐诤之。亮吉后以上书不实,遣戍,赦归田里,阜文则竟死矣。
方皋文为庶吉士时,今皇上加上列圣尊号,盛京④太庙旧藏宝,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言于当事者:“宜自京师下所司等上上玉,刻成遣使奉藏,其旧藏宝不得磨治。”当事者以为然,格于例,不果奏。又言于当事者:“翰林院乃皇帝侍从,奉命篆列圣宝,宜奏请驰驿,不得由部给火牌。”亦格于例,不果奏。已而叹曰:“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
[节选自(清)恽敬《张皋文墓志铭》]
[注]①太孺人:相当于大夫人。②散馆:清时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庶常馆学习,
三年期满经考试后视优劣或留馆任职,或到各部任京官,或外放州县官,叫“散馆”。③齖齖:争辩的样子。④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皋文学行特奏 学行:学问人品。
B.试天下进士加慎 加慎:更加慎重。
C.皋文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 通显:神通广大。
D.亮吉后以上书不实 不实:不符实际。
11.下列八句话编成四组,分别表现皋文的学问和人品的一组是
①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教授里中
②明年赴礼部会试,中中正榜
③以特奏,通榜皆报罢
④今皇帝始亲政,试天下进士加慎。皋文中式
⑤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
⑥至义之所在,必达然后已
⑦皋文齖齖以善相诤,不敢隐
⑧皋文以能篆书,受廷推
A.①③ B.②⑤ C.④⑧ D.⑥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皋文,名惠言,他的先祖是在北宋初年从滁州迁至武进的,他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守寡,“家甚贫”言浅意深地说明了家庭的窘况。
B.张皋文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县学生员,他自己也在17岁时进了县学。乾隆五十九年将要加官升迁时,因母亲病危而返乡侍母,并于母亡后守孝。
C.张皋文生得清瘦,面部棱角分明,而性格十分和蔼平易,但关乎道义的问题,他一定明确表态,对自己的恩师也敢于直言,从不隐瞒观点。
D.张皋文擅长篆书,曾负责磨改重刻前代皇帝的玉印之事,他几次提出正确建议却都未被上奏,不仅体现出他的坦诚性格,还反映了位卑言轻的无奈。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尝私求见,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3分)
(2)文正喜进淹雅之士,阜文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4分)
(3)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3分)
参考答案
10.C (“通显”应解释为“飞黄腾达”。)
11.B (A.①表现学问,③既不表现学问,也不表现人品;C.④表现学问,⑧既不表现学问,也不表现人品;D.全都表现人品。)
12.B (“将要加官升迁时”不正确,应该是“将要得到皇帝召见时”。)
13.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参考译文]
张先生字皋文,名惠言,他的先祖自北宋初年由滁州迁至武进,于是世代为武进人了。曾祖名采,祖父名金第,父亲名蟾宾,先后都是县学的生员。母亲娘家姓姜。皋文出生4年父亲就去世了,姜太夫人守寡,家境十分贫寒。
皋文14岁时,就凭童生的身份在乡里教书。17岁时进入县学做生员,19岁时考试成绩优异,递补为廪生。乾隆五十一年,参加本省乡试,一举中第。次年赴京参加礼部会试,考中中正榜,依例可以充任内阁中书一职,只因有人特奏,通榜被一律取消资格。同年,考取景山宫官学教习。五十九年,教习任期后满,依例可以得到皇帝的召见,得知姜太夫人病危,便请假急速返归乡里,于是居家为母亲守孝。嘉庆四年,现今的皇帝开始亲理国政,录取进士更加慎重,然而皋文还是中第。当时大学士大兴人文正公朱珪任吏部尚书,鉴于皋文学问人品非同寻常,就把他特别奏荐给皇帝,于是改授翰林院庶吉士,任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大概皋文前后七次参加礼部试,然后才被录取。此时他已经39岁了。嘉庆六年,在庶常馆修学期满,考试合格后,奉旨作为属员到部里任职,又经文正公特别奏荐,改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六月辛亥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
皋文生得清瘦,眉毛胡须黑里泛红,面部棱角分明。生性十分和蔼平易,与人交往,对方不论德才如何都愿意同他相处。至于关乎道义的问题,他是非明确,决不含糊其辞,总是要把自己的态度说得明明白白。皋文中举的那年乡试,朱文正公以吏都侍郎的身份担任主考官。皋文自从成为文正公的门生,他从来没有独自求见文正公,来显示自己卓异的才学,而只是默默地随同文正公的其他弟子去见文正公罢了。文正公暗中留意观察了解了他的品行,很高兴,所以多次举荐他。但皋文在文正公面前仍敢于直言相谏。从不因为文正公是自己的恩师而隐瞒自己的观点。文正公主张天子应以宽松的政治赢得民心,而皋文却认为天下太平已持续了一百多年,朝廷广施仁德涵育万民,这是汉唐诸朝远不能比的,吏民长期生活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之中,就会滋生邪恶,所以应当大大伸张法律,严肃朝廷内外的法纪。文正公主张天子应当宽待犯有过错的大臣,而皋文却认为那些平庸碌碌之辈侥幸飞黄腾达,却又败坏朝廷的法度,爱惜顾全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文正公喜欢荐引潜心学问、风度高雅的人士,而皋文却主张推荐那些在内可以治理政务,对外可以捍御边患的人。皋文经常与同县的洪亮吉编修一起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文正公争论。亮吉后来因上书奏事与实际不符的罪名,被发配至伊犁,待他遇赦回归乡里,皋文已经死了。
皋文还在做庶吉士的时候,正赶上现今的皇帝给列祖列宗添加尊号,盛京太庙所珍藏的前代皇帝的玉印,依照旧例要派官员前去把它们上面的字迹磨掉,篆刻上添加之后的尊号。皋文因为擅长篆书,由大臣推荐皇帝恩准,负责篆写之事。皋文向主管大臣建议说:“应该由京师下令主管部门,责成他们贡纳上等宝玉,刻好后,派使臣奉送。盛京太庙珍藏,原所珍藏的御宝不应该被磨灭重治。”主管大臣赞成他的主张,但是碍于旧例,没有上奏皇帝。皋文又建议主管大臣说:“翰林院官员是皇帝的侍从,奉命前往盛京篆刻各位先皇的御宝,应该奏请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不应凭借兵部发放的火牌领取车马口粮。”主管大臣仍然是碍于旧例,没有上奏皇帝。皋文最后不得不叹息说:“天下的事都像这样敷衍了事的吗?我地位卑下,只能说说罢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