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自夸。
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图:希图,谋取。
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疑不决。
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庶:或许。
2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A.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B.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D.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密在年轻时就在蜀汉做官,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作者在文中将孝情一泻到底,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D.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了“乌鸟”“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2.李密在《陈情表》的最后两段的重点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4分)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分)
⑵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
⑶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分)
参考答案
19.A
20.B
21.C
22.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标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③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④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的年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
23.
⑴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⑵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⑶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
【解析】
19.
试题分析:矜:怜惜,哀怜。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于:向/比;以:用/因为。本题是对高中文言虚词的考查,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断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错误,《陈情表》是用理性对感情进行节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回答时可从文中语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可总结得出答案要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文中具有总领意义的语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2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B.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D.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在年轻时就在蜀汉做官,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作者在文中将孝情一泻到底,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D.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了“乌鸟”“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2.李密在《陈情表》的最后两段的重点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4分)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分)
⑵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
⑶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分)
参考答案
19.A
20.B
21.C
22.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标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③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④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的年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
23.
⑴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⑵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⑶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
【解析】
19.
试题分析:矜:怜惜,哀怜。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于:向/比;以:用/因为。本题是对高中文言虚词的考查,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断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错误,《陈情表》是用理性对感情进行节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回答时可从文中语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可总结得出答案要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文中具有总领意义的语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