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逢吉,京兆长安人也。汉高祖镇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作奏记,悦乃言之高祖。高祖召见逢吉,精神爽秀,怜之,乃以为节度判官。高祖性素刚严,宾佐稀得请见,逢吉独入,终日侍立高祖书阁中。两使文簿盈积,莫敢通,逢吉辄取内之怀中,伺高祖色可犯时以进之。高祖多以为可,以故甚爱之。然逢吉为人贪诈无行,喜为杀戮。高祖尝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狱囚以祈福,谓之“静狱。”逢吉入狱中阅囚,无轻重曲直悉杀之,以报曰:“狱静矣。” 高祖建号,制度草创,朝廷大事皆出逢吉。逢吉以为己任然素不学问随事裁决出其意见是故汉世尤无法度而不施德政民莫有所称焉。高祖既定京师,逢吉与苏禹珪同在中书,除吏多违旧制。逢吉尤纳货赂,市权鬻官,谤者喧哗。然高祖方倚信二人,故莫敢有告者。凤翔李永吉初朝京师,逢吉以永吉故秦王从严子,家世王侯,当有奇货,使人告永吉,许以一州,而求其先王玉带,永吉以无为解,逢吉乃使人市一玉带,直数千缗,责永吉偿之;前客省使王筠自晋末使楚,至是还,逢吉意筠得楚王重赂,遣人求之,许以一州,筠怏怏,以其橐装之半献之。 是时,天下多盗,逢吉自草诏书下州县,凡盗所居本家及邻保皆族诛。或谓逢吉曰:“为盗族诛,已非王法,况邻保乎!”逢吉甗以为是,不得已,但去族诛而已。于是郓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尽杀平阴县十七村民数百人。卫州刺史叶仁鲁闻部有盗,自帅兵捕之。时村民十数共逐盗,入于山中,盗皆散走。仁鲁从后至,见民捕盗者,以为贼,悉擒之,断其脚筋,暴之山麓,宛转号呼,累日而死。闻者不胜其冤,而逢吉以仁鲁为能,由是天下因盗杀人滋滥。 是时,隐帝少年,小人在侧。弘肇等威制人主,帝与左右李业、郭允明等皆患之。逢吉每见业等,以言激之,业等卒杀弘肇,即以逢吉权知枢密院。方命草稿,闻周太祖起兵,乃止。(《新五代史•汉臣》有删节。)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爽秀,怜之 怜:喜爱。 B.除吏多违旧制 旧制:原先制度。 C.直数千缗 直:价值。 D.即以逢吉权知枢密院 权知:掌握。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悦乃言之高祖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高祖尝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狱囚以祈福 越国以鄙远 C.入于山中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断其脚筋 君知其难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逢吉常替做高祖从事的父亲撰写文辞,又精灵聪明,兼之善于察言观色,甚得汉高祖宠信。 B.苏逢吉虽贪恋财货,但毕竟学问高深,处事干练,以朝廷大事为己任,老百姓没有不称道的。 C.文章承袭春秋笔法,秉笔直书,虽选材广泛,但结构严谨,文字凝练,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D.文章列举事例,正侧结合描写苏逢吉,张令柔捕盗杀民,皆因苏逢吉之故,即属于侧面描写。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逢 吉 以 为 己 任 然 素不 学 问 随 事 裁 决 出 其 意 见 是 故 汉 世 尤 无 法 度 而不 施 德 政 民 莫 有 所 称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两使文簿盈积,莫敢通,逢吉辄取内之怀中,伺高祖色可犯时以进之。(4分) (2)闻者不胜其冤,而逢吉以仁鲁为能,由是天下因盗杀人滋滥。(3分)
参考答案
16. D
17. C
18. B
19. 逢 吉 以 为 己 任/ 然 素 不 学 问 /随 事 裁 决 /出 其 意 见 /是 故 汉 世 尤 无 法 度 /而不 施 德 政/ 民 莫 有 所 称焉
20.(1)两使的文簿堆满了,没有人敢通报,苏逢吉就取来放在怀中,等到汉高祖的神色可以冒犯时进献。(4分)
(2)听到的人都为他们呜冤叫屈,而苏逢吉把叶仁鲁当成能人,从此天下因做盗贼被杀的事就泛滥成灾了。(3分)
参考译文: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后)汉高祖镇守河东,父亲苏悦任漠高祖的从事,苏逢吉常常代替苏悦写奏记,苏悦于是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召见苏逢吉,见他精神爽秀,怜爱他,就任他为节度判官。汉高祖性格素来严肃,宾客僚佐们很少能够请求进见,惟独苏逢吉能进入,整天在汉高祖的书房中侍立。两使的文簿堆满了,没有人敢通报,苏逢吉就取来放在怀中,等到汉高祖的神色可以冒犯时进献。汉高祖大多认可了,因此很喜欢他。但苏逢吉为人贪婪狡诈没有德行,喜好杀人。汉高祖曾因他的生日派苏逢吉整顿清理狱中囚犯以求福,叫做“静狱”。苏逢吉进入狱中察看囚犯,无论轻重曲直都杀掉,报告说:“监狱清静了。”
汉高祖建立国号后,这时,制度刚开始建立,朝廷大事都由苏逢吉决定,苏逢吉以此为己任。但他素来不懂学问,随事裁决,出自他个人的看法,因此汉代尤其没有法度,而不施行德政,老百姓没有人称赞它。汉高祖平定京师后,苏逢吉和苏禹珪同在中书省,拜官授职常常违反旧制。苏逢吉尤其喜好接收贿赂财货,卖权卖官,指责的人吵闹不停。但汉高祖正倚仗信任他们两人,因此没有人敢上报。凤翔李永吉初到京师朝见,苏逢吉因李永吉是过去秦王李从暇的儿子,世代王侯之家,应常有奇异的财物,就派人告诉李永吉,答应给他一个州,而索求他祖上的玉带,李永吉以没有玉带作解释,苏逢吉于是派人买了一条玉带,价值几千缙,要求李永吉抵偿;前客省使王筠在晋末出使楚,到这时才回来,苏逢吉猜想王筠得到楚王的厚重财物,派人索求,答应给他一个州,王筠怏怏不乐,把口袋中装的一半财物献给他。
这时,天下盗贼很多,苏逢吉亲自起草诏书下发州县,凡是盗贼所住本家和邻居都减族。有人对苏逢吉说:“做盗贼被灭族,已不是先王的法制,何况邻居呢!”苏逢吉不情愿地承认对,迫不得已,只是去掉减族一项罢了。因此郫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将平阴县十七个村的老百姓数百人全部杀死。卫州刺史叶仁鲁听说按察区域中有盗贼,亲自带兵追捕。当时十多个村民一齐追赶盗贼,进入山中,盗贼都逃散了。叶仁鲁随后到,见追捕盗贼的村民,以为是盗贼,把他们全部抓获,割断他们的脚筋,把他们丢弃在山脚示众,这些人长声悲号,几天就死了。听到的人都为他们呜冤叫屈,而苏逢吉把叶仁鲁当成能人,从此天下因做盗贼被杀的事就泛滥成灾了。
这时,汉隐帝年龄小,小人在他身旁弄权。史弘肇等人作威凌驾皇帝,皇帝和他手下的李业、郭允明等人都很忧虑。苏逢吉每次见到李业等人,都用言语激怒他们,李业等人终于杀掉史弘肇,任苏逢吉权知枢密院。正让人起草诏书,听说周太祖起兵,才作罢。
参考答案
16. D
17. C
18. B
19. 逢 吉 以 为 己 任/ 然 素 不 学 问 /随 事 裁 决 /出 其 意 见 /是 故 汉 世 尤 无 法 度 /而不 施 德 政/ 民 莫 有 所 称焉
20.(1)两使的文簿堆满了,没有人敢通报,苏逢吉就取来放在怀中,等到汉高祖的神色可以冒犯时进献。(4分)
(2)听到的人都为他们呜冤叫屈,而苏逢吉把叶仁鲁当成能人,从此天下因做盗贼被杀的事就泛滥成灾了。(3分)
参考译文: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后)汉高祖镇守河东,父亲苏悦任漠高祖的从事,苏逢吉常常代替苏悦写奏记,苏悦于是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召见苏逢吉,见他精神爽秀,怜爱他,就任他为节度判官。汉高祖性格素来严肃,宾客僚佐们很少能够请求进见,惟独苏逢吉能进入,整天在汉高祖的书房中侍立。两使的文簿堆满了,没有人敢通报,苏逢吉就取来放在怀中,等到汉高祖的神色可以冒犯时进献。汉高祖大多认可了,因此很喜欢他。但苏逢吉为人贪婪狡诈没有德行,喜好杀人。汉高祖曾因他的生日派苏逢吉整顿清理狱中囚犯以求福,叫做“静狱”。苏逢吉进入狱中察看囚犯,无论轻重曲直都杀掉,报告说:“监狱清静了。”
汉高祖建立国号后,这时,制度刚开始建立,朝廷大事都由苏逢吉决定,苏逢吉以此为己任。但他素来不懂学问,随事裁决,出自他个人的看法,因此汉代尤其没有法度,而不施行德政,老百姓没有人称赞它。汉高祖平定京师后,苏逢吉和苏禹珪同在中书省,拜官授职常常违反旧制。苏逢吉尤其喜好接收贿赂财货,卖权卖官,指责的人吵闹不停。但汉高祖正倚仗信任他们两人,因此没有人敢上报。凤翔李永吉初到京师朝见,苏逢吉因李永吉是过去秦王李从暇的儿子,世代王侯之家,应常有奇异的财物,就派人告诉李永吉,答应给他一个州,而索求他祖上的玉带,李永吉以没有玉带作解释,苏逢吉于是派人买了一条玉带,价值几千缙,要求李永吉抵偿;前客省使王筠在晋末出使楚,到这时才回来,苏逢吉猜想王筠得到楚王的厚重财物,派人索求,答应给他一个州,王筠怏怏不乐,把口袋中装的一半财物献给他。
这时,天下盗贼很多,苏逢吉亲自起草诏书下发州县,凡是盗贼所住本家和邻居都减族。有人对苏逢吉说:“做盗贼被灭族,已不是先王的法制,何况邻居呢!”苏逢吉不情愿地承认对,迫不得已,只是去掉减族一项罢了。因此郫州捕贼使者张令柔将平阴县十七个村的老百姓数百人全部杀死。卫州刺史叶仁鲁听说按察区域中有盗贼,亲自带兵追捕。当时十多个村民一齐追赶盗贼,进入山中,盗贼都逃散了。叶仁鲁随后到,见追捕盗贼的村民,以为是盗贼,把他们全部抓获,割断他们的脚筋,把他们丢弃在山脚示众,这些人长声悲号,几天就死了。听到的人都为他们呜冤叫屈,而苏逢吉把叶仁鲁当成能人,从此天下因做盗贼被杀的事就泛滥成灾了。
这时,汉隐帝年龄小,小人在他身旁弄权。史弘肇等人作威凌驾皇帝,皇帝和他手下的李业、郭允明等人都很忧虑。苏逢吉每次见到李业等人,都用言语激怒他们,李业等人终于杀掉史弘肇,任苏逢吉权知枢密院。正让人起草诏书,听说周太祖起兵,才作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