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孟传,字文授,资政殿学士光季子也。光谪岭海,孟传才六岁,奉母居乡,刻志于学。贺允中、徐度皆奇之,而曾几妻以其孙。干办①江东提刑司,易浙东常平司。母丧,免,调江山县丞,弃去,改楚州司户参军,单车赴官。公退,闭户读《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属吏。徐积墓在境内,芜没既久,加葺之。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知象山县,守荐为邑最。丞相赵汝愚初当国,适大侵,遣孟传按视江、池、鄂三大军所屯积粟,道除太府丞。既复命,汝愚去国,党论起,而孟传奉使无失指。面对言:“比以使事往返四千里,所过民生困穷,衣食不赡。国之安危,以民为本,今根本既虚,形势俱见,保邦之虑,宜勤圣念。”
兼考功郎。复因对言:“国家长育人才,犹天地之于植物,滋液渗漉,待其既成而后足以供大厦之用。今士大夫皆有苟进之心,治功未优,功能尚薄,而意已驰骛于台阁,不稍有以扶持正饬之,其敝将甚。”又言:“武举及军士比试,专取其力,临敌难以必胜。唐世取人由步射、弓弩以至马射,各以其中之多寡为等级,宜采取行之。”韩侂胄与孟传故,尝致侂胄意,孟传谢曰:“行年六十,去意已决。”侂胄惭而退。迁广西提点刑狱,改江东提举常平,移福建。诏入对,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益招徕忠谠以扶正论。故人有在政府者,折简②问劳勤甚,孟传逆知其意,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
至闽,大饥,发廪劝分,民无流莩。丞相史弥远,其亲故也,人谓进用其时矣,卒归使节,角巾还第。迁浙东提点刑狱,未数月,申前请,章再上,加直秘阁,移江东,不赴,主管明道宫。进直宝谟阁,致仕,卒,年八十四。常诫其子孙曰:“安身莫若无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
【注】①干办:官职名。②折简:写短柬、便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曾几妻以其孙 妻:嫁给
B.公退,闭户读《易》 退:离职
C.道除太府丞 除:授官
D.孟传逆知其意 逆:揣度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孟传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3分)
①芜没既久,加葺之 ②行年六十,去意已决
③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 ④获一望清光而去
⑤卒归使节,角巾还第 ⑥未数月,申前请,章再上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孟传幼年好学。他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小儿子。他六岁时,父亲被贬谪到岭海,他在家陪奉母亲,发愤读书,深受贺允中、徐度、曾几等人赏识。
B.李孟传体恤民情。大敌入侵,丞相赵汝愚派他巡查江、池、鄂三大军粮草储备,他回来向朝廷复命,据实禀告民不聊生的惨状,希望国家以民为本。
C.李孟传敢于直谏。他向皇帝进言:培养人才应着眼于长远,要纠正士大夫谋求高官的弊端,应全面考核武举及军士的才能,不能单凭个人武力选材。
D.李孟传教子有方。他经常给子孙们讲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的道理,告诫他们:不争名逐利是安身的最高原则,保全自我清正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士大夫皆有苟进之心,治功未优,功能尚薄,而意已驰骛于台阁。
译文: 。
(2)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
译文: 。
【答案及解析】
4.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B退:结束、完成。公退,即忙完公务。
5.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题目主旨“淡泊名利”,逐一排查,将与主旨无关的信息排除。①表现李孟传对逝去的长者的尊敬;③是李孟传的用人观。这两项不能说明李孟传“淡泊名利”。
6.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该项“他回来向朝廷复命……”说法有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混为一谈。李孟传巡视大军粮草储备回来后向丞相复命,而不是向朝廷复命。复命过后,丞相赵汝愚离开朝廷,朋党之间发生争论,文中的“既复命”是关键句,表明此事已了。之后,李孟传奉召入朝奏对,把外出视察看到的民情向皇帝禀告,是另外一件事。
7.(1)当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迁的想法,他们的政绩没有达到优等,功德还很浅薄,但他们已经在辅臣的高位上胡思乱想了。
(2)(孟传)当即回绝说:“我已经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点清廉的名声而离职,就很幸运了。”奏对结束就出关而去上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踩上得分点,同时注意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加以适当调整。(1)苟进(非分升迁)、驰骛(胡思乱想)、台阁(辅臣的高位上);最后一个分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提到动词“驰骛”前。(2)谢(回绝、谢绝)、孤踪(我)、造朝(到朝廷)、一望清光(一点清廉的名声)、对(奏对)。
【译文】
李孟传,字文授,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小儿子。李光被贬谪到岭海,孟传才六岁,在家陪奉母亲,立志读书学习。贺允中、徐度都很赏识他,曾几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孟传担任江东提刑司干办,后调任浙东常平司。母去世,孟传因服丧免去官职,(服丧期满)调任江山县丞,他弃职离去,改任楚州司户参军,只身赴任。处理完公务,闭门读《易》经。郡守、部使者不敢把他当做下属对待。徐积的坟墓在楚州境内,被荒草淹没已经很久,(孟传)加以整修。修建了陈公塘,有灌溉农田的好处。任象山知县,郡守推荐他是全境治理最好的。丞相赵汝愚刚执掌大权,适逢外敌大举入侵,赵汝愚派孟传巡视检查江、池、鄂三大军所屯积的粮草,视查途中朝廷授予太府丞的职务。回来复命后,汝愚离开朝廷,朋党之间发生争论,但孟传接受使命外出巡查没有什么过失可指责的。他奉召入朝奏对,对皇帝说:“丞相令我限期执行巡查的使命,我往返四千里,所过之处,(看到)百姓困穷,缺衣少食无法为生。国家的安危,以民为根本,如今根本已经虚空,各种不好的情况都呈现出来了,保国安邦的忧患,圣上应该多挂在心上。”(孟传)兼任考功郎,又趁机向朝廷进言:“国家为长远培育人才,就像天地培育植物,滋养植物的清流逐渐渗漉浇灌,等到它们成才之后就足以供建造大厦所用了。当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迁的想法,他们的政绩没有达到优等,功德还很浅薄,但他们已经在辅臣的高位上胡思乱想了,(如果)对他们的想法不稍加纠正,那些弊端就更为严重。”又说:“武举以及军士比试,只是按他们的武力择取录用,临敌难以做到必胜。唐代选拔人才从步射、弓弩到马射,分别按他们各科成绩的优劣计算等级,(我们)应该采取这种办法考查他们。”韩侂胄与孟传是老熟人,他曾向孟传表示想被重用提拔的意思,孟传谢绝说:“我快六十岁了,离开朝廷的主意已定。”侂胄惭愧地告退。(孟传)调任广西提点刑狱,又改任江东提举常平,继而调到福建。朝廷下诏让他入朝奏对,他首先论用人应以气节为先以才能为后,要多多地招徕听取忠直的言论用来扶持正确的意见。有个在官府做事的老熟人,经常写短柬(向孟传)问候慰劳,很是殷勤,孟传揣测知道他的意思,当即回绝说:“我已经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点清廉的名声而离职,就很幸运了。”奏对结束就出关而去上任。到福建任职后,那里遭遇严重的饥荒,他打开粮仓督促分给灾民,灾民没有流亡饿死的人。丞相史弥远,是孟传亲近的朋友,人们认为孟传被提拔重用正是时候,(但)最终他归还使节,一身布衣回到家乡。(孟传后来)升任浙东提点刑狱,没有几个月,又表明先前的请求,给朝廷再上奏章,朝廷提升他任直秘阁,调往江东,他不赴任,(朝廷)让他主管明道宫。进升直宝谟阁后,他请求辞官归乡,(回乡后)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孟传)常告诫他的子孙:“安身没有比不争名逐利更好的了,修身没有比保全自我清正更好的了。坚守正道则福气到,追求利禄则耻辱来。”
李孟传,字文授,资政殿学士光季子也。光谪岭海,孟传才六岁,奉母居乡,刻志于学。贺允中、徐度皆奇之,而曾几妻以其孙。干办①江东提刑司,易浙东常平司。母丧,免,调江山县丞,弃去,改楚州司户参军,单车赴官。公退,闭户读《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属吏。徐积墓在境内,芜没既久,加葺之。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知象山县,守荐为邑最。丞相赵汝愚初当国,适大侵,遣孟传按视江、池、鄂三大军所屯积粟,道除太府丞。既复命,汝愚去国,党论起,而孟传奉使无失指。面对言:“比以使事往返四千里,所过民生困穷,衣食不赡。国之安危,以民为本,今根本既虚,形势俱见,保邦之虑,宜勤圣念。”
兼考功郎。复因对言:“国家长育人才,犹天地之于植物,滋液渗漉,待其既成而后足以供大厦之用。今士大夫皆有苟进之心,治功未优,功能尚薄,而意已驰骛于台阁,不稍有以扶持正饬之,其敝将甚。”又言:“武举及军士比试,专取其力,临敌难以必胜。唐世取人由步射、弓弩以至马射,各以其中之多寡为等级,宜采取行之。”韩侂胄与孟传故,尝致侂胄意,孟传谢曰:“行年六十,去意已决。”侂胄惭而退。迁广西提点刑狱,改江东提举常平,移福建。诏入对,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益招徕忠谠以扶正论。故人有在政府者,折简②问劳勤甚,孟传逆知其意,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
至闽,大饥,发廪劝分,民无流莩。丞相史弥远,其亲故也,人谓进用其时矣,卒归使节,角巾还第。迁浙东提点刑狱,未数月,申前请,章再上,加直秘阁,移江东,不赴,主管明道宫。进直宝谟阁,致仕,卒,年八十四。常诫其子孙曰:“安身莫若无竞,修己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
【注】①干办:官职名。②折简:写短柬、便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曾几妻以其孙 妻:嫁给
B.公退,闭户读《易》 退:离职
C.道除太府丞 除:授官
D.孟传逆知其意 逆:揣度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孟传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3分)
①芜没既久,加葺之 ②行年六十,去意已决
③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 ④获一望清光而去
⑤卒归使节,角巾还第 ⑥未数月,申前请,章再上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孟传幼年好学。他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小儿子。他六岁时,父亲被贬谪到岭海,他在家陪奉母亲,发愤读书,深受贺允中、徐度、曾几等人赏识。
B.李孟传体恤民情。大敌入侵,丞相赵汝愚派他巡查江、池、鄂三大军粮草储备,他回来向朝廷复命,据实禀告民不聊生的惨状,希望国家以民为本。
C.李孟传敢于直谏。他向皇帝进言:培养人才应着眼于长远,要纠正士大夫谋求高官的弊端,应全面考核武举及军士的才能,不能单凭个人武力选材。
D.李孟传教子有方。他经常给子孙们讲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的道理,告诫他们:不争名逐利是安身的最高原则,保全自我清正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士大夫皆有苟进之心,治功未优,功能尚薄,而意已驰骛于台阁。
译文: 。
(2)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
译文: 。
【答案及解析】
4.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B退:结束、完成。公退,即忙完公务。
5.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题目主旨“淡泊名利”,逐一排查,将与主旨无关的信息排除。①表现李孟传对逝去的长者的尊敬;③是李孟传的用人观。这两项不能说明李孟传“淡泊名利”。
6.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该项“他回来向朝廷复命……”说法有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混为一谈。李孟传巡视大军粮草储备回来后向丞相复命,而不是向朝廷复命。复命过后,丞相赵汝愚离开朝廷,朋党之间发生争论,文中的“既复命”是关键句,表明此事已了。之后,李孟传奉召入朝奏对,把外出视察看到的民情向皇帝禀告,是另外一件事。
7.(1)当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迁的想法,他们的政绩没有达到优等,功德还很浅薄,但他们已经在辅臣的高位上胡思乱想了。
(2)(孟传)当即回绝说:“我已经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点清廉的名声而离职,就很幸运了。”奏对结束就出关而去上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踩上得分点,同时注意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加以适当调整。(1)苟进(非分升迁)、驰骛(胡思乱想)、台阁(辅臣的高位上);最后一个分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提到动词“驰骛”前。(2)谢(回绝、谢绝)、孤踪(我)、造朝(到朝廷)、一望清光(一点清廉的名声)、对(奏对)。
【译文】
李孟传,字文授,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小儿子。李光被贬谪到岭海,孟传才六岁,在家陪奉母亲,立志读书学习。贺允中、徐度都很赏识他,曾几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孟传担任江东提刑司干办,后调任浙东常平司。母去世,孟传因服丧免去官职,(服丧期满)调任江山县丞,他弃职离去,改任楚州司户参军,只身赴任。处理完公务,闭门读《易》经。郡守、部使者不敢把他当做下属对待。徐积的坟墓在楚州境内,被荒草淹没已经很久,(孟传)加以整修。修建了陈公塘,有灌溉农田的好处。任象山知县,郡守推荐他是全境治理最好的。丞相赵汝愚刚执掌大权,适逢外敌大举入侵,赵汝愚派孟传巡视检查江、池、鄂三大军所屯积的粮草,视查途中朝廷授予太府丞的职务。回来复命后,汝愚离开朝廷,朋党之间发生争论,但孟传接受使命外出巡查没有什么过失可指责的。他奉召入朝奏对,对皇帝说:“丞相令我限期执行巡查的使命,我往返四千里,所过之处,(看到)百姓困穷,缺衣少食无法为生。国家的安危,以民为根本,如今根本已经虚空,各种不好的情况都呈现出来了,保国安邦的忧患,圣上应该多挂在心上。”(孟传)兼任考功郎,又趁机向朝廷进言:“国家为长远培育人才,就像天地培育植物,滋养植物的清流逐渐渗漉浇灌,等到它们成才之后就足以供建造大厦所用了。当今士大夫都有非分升迁的想法,他们的政绩没有达到优等,功德还很浅薄,但他们已经在辅臣的高位上胡思乱想了,(如果)对他们的想法不稍加纠正,那些弊端就更为严重。”又说:“武举以及军士比试,只是按他们的武力择取录用,临敌难以做到必胜。唐代选拔人才从步射、弓弩到马射,分别按他们各科成绩的优劣计算等级,(我们)应该采取这种办法考查他们。”韩侂胄与孟传是老熟人,他曾向孟传表示想被重用提拔的意思,孟传谢绝说:“我快六十岁了,离开朝廷的主意已定。”侂胄惭愧地告退。(孟传)调任广西提点刑狱,又改任江东提举常平,继而调到福建。朝廷下诏让他入朝奏对,他首先论用人应以气节为先以才能为后,要多多地招徕听取忠直的言论用来扶持正确的意见。有个在官府做事的老熟人,经常写短柬(向孟传)问候慰劳,很是殷勤,孟传揣测知道他的意思,当即回绝说:“我已经很久不到朝廷了,能得到一点清廉的名声而离职,就很幸运了。”奏对结束就出关而去上任。到福建任职后,那里遭遇严重的饥荒,他打开粮仓督促分给灾民,灾民没有流亡饿死的人。丞相史弥远,是孟传亲近的朋友,人们认为孟传被提拔重用正是时候,(但)最终他归还使节,一身布衣回到家乡。(孟传后来)升任浙东提点刑狱,没有几个月,又表明先前的请求,给朝廷再上奏章,朝廷提升他任直秘阁,调往江东,他不赴任,(朝廷)让他主管明道宫。进升直宝谟阁后,他请求辞官归乡,(回乡后)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孟传)常告诫他的子孙:“安身没有比不争名逐利更好的了,修身没有比保全自我清正更好的了。坚守正道则福气到,追求利禄则耻辱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