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日:“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 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阎,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 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 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节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尝特将也, 特将:独自带兵
B.楚必敛衽而朝 敛衽:整理衣襟
C.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藉:借用
D.令趣销印 趣:通“去”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谁为陛下画此计者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先生因行佩之矣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封其后于杞 不拘于时
D.竖儒,几败而公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荥阳被项羽围困,刘邦忧心如焚,急不可耐地向郦食其和张良寻求破楚解围的良策并最终听从了张良的意见。
B.郦食其为刘邦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国后代、借助六国君臣百姓力量削弱楚国、以推行德义的方式最终降伏项羽的策略。
C.张良针锋相对地论证了郦食其提出的策略的不可行,同时也指出了汉王分封六国后代这一决策所以失误的八条原因。
D.张良通过楚强汉弱的严酷现实与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历史的对比剖析,令人信服地推论出了“重封六国只会断送汉王大业”这一结论。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5分)
(2)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地。(5分)
参考答案
8.D (趣:赶快、急速)
9.A 介词,替,给。(B于是,就/趁机;C在/被;D通“尔”/就)
l0.A (与原文“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张良从外来谒”“以郦生语告”相背。)
11.(1)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向往倾慕陛下的德义,甘愿做陛下的臣仆。(大意正确2分,“乡”“臣妾”各1分。)
(2)况且天下的(那些)劝说君主采纳自己主张的人离开自己(他们)的亲人,舍弃祖坟,告别老友,追随陛下征战(东奔西走)的原因,只是日夜盼望着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大意正确2分,“游、徒”各1分)
参考译文
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时跟从汉王。
汉三年(前204),项羽把汉王紧急地围困在荥阳,汉王惊恐忧愁,与郦食其商议削弱楚国的势力。郦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陛下果真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使他们都接受陛下的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陛下道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汉王说:“好。赶快刻制印信,先生就可以带着这些印出发了。”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过来!有一个客人为我设计削弱楚国的势力。”接着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然后问道:“在你看来这事怎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我请求您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划一下形势。”接着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当前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陛下能得到项籍的脑袋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前向他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目前陛下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陛下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再说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陛下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陛下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当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这位客人的计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笨书呆子,几乎败坏了你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日:“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 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阎,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 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 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节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尝特将也, 特将:独自带兵
B.楚必敛衽而朝 敛衽:整理衣襟
C.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藉:借用
D.令趣销印 趣:通“去”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谁为陛下画此计者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先生因行佩之矣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封其后于杞 不拘于时
D.竖儒,几败而公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荥阳被项羽围困,刘邦忧心如焚,急不可耐地向郦食其和张良寻求破楚解围的良策并最终听从了张良的意见。
B.郦食其为刘邦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国后代、借助六国君臣百姓力量削弱楚国、以推行德义的方式最终降伏项羽的策略。
C.张良针锋相对地论证了郦食其提出的策略的不可行,同时也指出了汉王分封六国后代这一决策所以失误的八条原因。
D.张良通过楚强汉弱的严酷现实与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历史的对比剖析,令人信服地推论出了“重封六国只会断送汉王大业”这一结论。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5分)
(2)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地。(5分)
参考答案
8.D (趣:赶快、急速)
9.A 介词,替,给。(B于是,就/趁机;C在/被;D通“尔”/就)
l0.A (与原文“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张良从外来谒”“以郦生语告”相背。)
11.(1)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向往倾慕陛下的德义,甘愿做陛下的臣仆。(大意正确2分,“乡”“臣妾”各1分。)
(2)况且天下的(那些)劝说君主采纳自己主张的人离开自己(他们)的亲人,舍弃祖坟,告别老友,追随陛下征战(东奔西走)的原因,只是日夜盼望着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大意正确2分,“游、徒”各1分)
参考译文
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时跟从汉王。
汉三年(前204),项羽把汉王紧急地围困在荥阳,汉王惊恐忧愁,与郦食其商议削弱楚国的势力。郦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陛下果真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使他们都接受陛下的印信,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归顺服从,仰慕陛下道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汉王说:“好。赶快刻制印信,先生就可以带着这些印出发了。”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从外面回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过来!有一个客人为我设计削弱楚国的势力。”接着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然后问道:“在你看来这事怎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我请求您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划一下形势。”接着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国,那是估计到能制桀于死命。当前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国,那是估计到能得到纣王的脑袋。现在陛下能得到项籍的脑袋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门上表彰他,释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坟墓,在贤人里巷的大门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们前向他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此赏赐贫苦的民众。目前陛下能散发仓库的财物来赏赐穷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灭亡商朝以后,废止兵车,改为乘车,把兵器倒置存放,盖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动用武力。现在陛下能停止战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将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没有用它们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它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运输和积聚作战用的粮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再说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跟随陛下各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着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复六国,拥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上,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和祖坟所在之地,陛下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这是不能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当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这位客人的计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笨书呆子,几乎败坏了你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