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是时秦桧已专政,芾与桧旧故,退然如未尝识。公坐旅进,揖而退,桧疑之,风言者论罢。通判处、婺、越三郡。何溥荐芾材中御史,除监察御史。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求合乎天地,无愧乎祖宗,则人心悦服,天亦助顺,上韪其言。迁殿中侍御史。两淮战不利,廷臣争陈退避计,芾言:“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为上策,退为无策。”既而金主亮毙,上疏劝亲征。车驾至建康,芾请遂驻跸,以系中原之望,又言:“去岁两淮诸城望风奔溃,无一城能拒守者,此秦桧求媚媾和之余毒也。能反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之歧途,则士气日振,而见危授命者有人矣。”知婺州,劝民义役,金华长山乡民十有一家,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几二十年。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知绍兴府。会稽赋重而折色尤甚,芾以攒宫在,奏免支移折变。鉴湖久废,会岁大饥,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芾去,大姓利于田,湖复废。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内侍家僮殴伤酒家保,芾捕治之,狥于市,权豪侧目。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下迁礼部侍郎,力求去,提举太平兴国宫。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未几,俊卿亦引去,阎安中为孝宗言:“此非国之福也。”后起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历阳卒久戍,溃归,声言欲趋郡境,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诏褒谕。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后十年卒,年八十。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选自《宋史•吴芾传》)
【注】[1]义役:宋代役法之一。南宋乡村民户为了减轻保正、保长的重役,自行结合,割田出粮,帮助当役户,称为“义役”。[2]攒宫:古代皇帝、皇后暂殡之所。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
10.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坐旅进,揖而退 俱,共同
B.桧疑之,风言者论罢 商议,议论
C.天亦助顺,上韪其言 以为是,同意,赞同
D.芾捕治之,狥于市 通“徇”,徇罚,示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判。宋初开始在诸州府设置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地位略高于州府长官,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
B.驻跸。“跸”,古代王出行时,先要派兵沿路戒严,禁止行人经过称为“跸”。而驻跸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C.知某州。宋初,为限制节度使专权,防止地方割据,朝廷委派京朝官管理州事,称“权知某州军州事”,多为文人,且经常调整,后沿用。
D.直学士。学士本为负责文学撰述之官,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政务,宋代始设专职,刚刚入直馆阁者则称为直学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芾忠君爱国,积极主战。吴芾虽与秦桧故旧,但他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他还上疏请高宗亲自北伐、抵抗金人、驻跸建康。
B.吴芾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在绍兴知府任上,吴芾上书为百姓免除支移折变。他还组织人力开垦鉴湖周边土地,最终让百姓获利。
C.吴芾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临安知府任上,有皇宫内侍的家僮打伤了酒家的酒保,吴芾抓捕凶手治罪并在市集示众,令权豪侧目。
D.吴芾明于吏治,颇有谋略。吴芾先后在六个州郡担任知府,他根据各地民风习俗采取或宽或猛的策略,使官吏无法作恶,让百姓受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儿二十年。
(2)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
参考答案
10.B(论:论告,弹劾)
11.A(“地位略高于州府长官”错,通判的地位比州府长官低。)
12.B(“他还组织人力开垦鉴湖周边土地”,错。原文是“鉴湖久废,恰巧碰到收成不好闹饥荒,吴芾就命拿出常平米募饥民来进行浚治鉴湖。”)
13.(1)(他们)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得分点:第、次、几各1分,整体2分)
(2)吴芾召集他们厚厚地犒劳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得分点:犒、倡、系各1分,整体2分)
翻译
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考取进士第,迁任秘书正字。当时秦桧已经专擅朝政。吴芾与秦桧是故人,吴芾拜见秦桧时恬退得就像和他从来不相识的样子。吴芾和其他官员同时去拜见秦桧,且作揖就退出来(不单独去见秦桧),桧就怀疑他,谏官就弹劾他将他罢免。吴芾先后担任处、婺、越三郡的通判。何溥推荐吴芾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任中御史,于是,朝廷拜官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当时金朝准备违背宋金签订的盟约,吴芾就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切实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延请接见群臣,让他们陈述朝政的阙失,力求人事合于天地,无愧于祖宗,这样就会使全国人心悦服,即使是上天也会助顺南宋,皇上认为他的意见说得非常对,迁任殿中侍御史。后来,两淮战况南宋方面不利,廷臣争着陈述退避的谋划,吴芾却说:“今日的战事,只有进没有退,进是上策,退是无策。”不久,金朝君主完颜亮死了,吴芾于是就上疏劝皇帝亲自北征。皇上车驾到达建康,吴芾就请求皇帝就将车马停留在建康(以建康作为首都),这样做来稳定中原人们的希望。吴芾又说:“去年,两淮地区的各个城池的守军望到敌人就奔跑溃败,没有一座城能拒守的原因,这就是秦桧求媚北朝,乞求媾和的余毒啊。皇上如果能一反秦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的错误途径,那么我军士气一天天振奋,如此那些在危难面前勇于献出性命的人就有了啊。”吴芾知婺州的时候,吴芾鼓励推行义役,金华长山乡十一户人家,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吴芾让人用车载着他们十一个人来到官府,吴芾与他们合宴,更改他们的乡名为“循理”,改里巷名为“信义”,以此来褒扬他们以示与众不同。吴芾知绍兴府的时候。恰巧当地征收赋税繁重,并且用物抵税的折色特别厉害,吴芾以皇帝、皇后攒宫在绍兴暂厝,上奏请求免去支移折变的赋税部分。境内鉴湖长期废用,恰逢这年收成不好,境内出现大饥荒,吴芾于是命令打开常平仓的米来招募饥民,疏通挖制鉴湖。吴芾离任后,大姓为了从田中获利,又使鉴湖再一次荒废。吴芾代理刑部侍郎迁任给事中,改任吏部侍郎,他以敷文阁直学士的身份知临安府。有内侍的家僮殴伤酒家的酒保,吴芾逮捕那个家僮并加以惩治,在集市上示众,权豪都侧目畏惧。执政当局议论让吴芾出使金朝,又拜官任吏部侍郎,朝堂议论以龙大渊为副职,吴芾说:“龙大渊这个人是可以一同言行事的人吗?”这句话后来被皇上得知,于是出使金朝的事情就停了下来,没有成行。下迁担任礼部侍郎,他力求去职,于是就提举太平兴国宫。当时,吴芾与陈俊卿都以刚直被人忌恨,不久,俊卿也被罢了官,阎安中向孝宗进言说:“两人被罢官,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后来起官,知太平州,他名人造船来为姑溪架桥。历阳戍守的士兵长期戍守,被打散要返回,他们扬言要奔赴太平州的郡界。吴芾召集他们厚厚的犒劳他们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朝廷下诏褒谕,吴芾前后守六郡,都能够依据各地风俗采取或宽或猛的政策,官吏没有能够做坏事的,老百姓都怀念他带来的惠利。吴芾屡次告老,最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退休。十年后死去,享年八十。吴芾曾经说:“对待公家的东西应当如对待自己的东西,对待公事应当如对待私事。与其得罪百姓,还不如得罪上官。”他立朝不结党,晚年退闭在家十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他有表奏文章五卷,诗文二十卷。
知绍兴府。会稽赋重而折色尤甚,芾以攒宫在,奏免支移折变。鉴湖久废,会岁大饥,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芾去,大姓利于田,湖复废。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内侍家僮殴伤酒家保,芾捕治之,狥于市,权豪侧目。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下迁礼部侍郎,力求去,提举太平兴国宫。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未几,俊卿亦引去,阎安中为孝宗言:“此非国之福也。”后起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历阳卒久戍,溃归,声言欲趋郡境,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诏褒谕。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后十年卒,年八十。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选自《宋史•吴芾传》)
【注】[1]义役:宋代役法之一。南宋乡村民户为了减轻保正、保长的重役,自行结合,割田出粮,帮助当役户,称为“义役”。[2]攒宫:古代皇帝、皇后暂殡之所。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
10.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坐旅进,揖而退 俱,共同
B.桧疑之,风言者论罢 商议,议论
C.天亦助顺,上韪其言 以为是,同意,赞同
D.芾捕治之,狥于市 通“徇”,徇罚,示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判。宋初开始在诸州府设置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地位略高于州府长官,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
B.驻跸。“跸”,古代王出行时,先要派兵沿路戒严,禁止行人经过称为“跸”。而驻跸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C.知某州。宋初,为限制节度使专权,防止地方割据,朝廷委派京朝官管理州事,称“权知某州军州事”,多为文人,且经常调整,后沿用。
D.直学士。学士本为负责文学撰述之官,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政务,宋代始设专职,刚刚入直馆阁者则称为直学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芾忠君爱国,积极主战。吴芾虽与秦桧故旧,但他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他还上疏请高宗亲自北伐、抵抗金人、驻跸建康。
B.吴芾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在绍兴知府任上,吴芾上书为百姓免除支移折变。他还组织人力开垦鉴湖周边土地,最终让百姓获利。
C.吴芾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临安知府任上,有皇宫内侍的家僮打伤了酒家的酒保,吴芾抓捕凶手治罪并在市集示众,令权豪侧目。
D.吴芾明于吏治,颇有谋略。吴芾先后在六个州郡担任知府,他根据各地民风习俗采取或宽或猛的策略,使官吏无法作恶,让百姓受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儿二十年。
(2)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
参考答案
10.B(论:论告,弹劾)
11.A(“地位略高于州府长官”错,通判的地位比州府长官低。)
12.B(“他还组织人力开垦鉴湖周边土地”,错。原文是“鉴湖久废,恰巧碰到收成不好闹饥荒,吴芾就命拿出常平米募饥民来进行浚治鉴湖。”)
13.(1)(他们)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得分点:第、次、几各1分,整体2分)
(2)吴芾召集他们厚厚地犒劳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得分点:犒、倡、系各1分,整体2分)
翻译
吴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考取进士第,迁任秘书正字。当时秦桧已经专擅朝政。吴芾与秦桧是故人,吴芾拜见秦桧时恬退得就像和他从来不相识的样子。吴芾和其他官员同时去拜见秦桧,且作揖就退出来(不单独去见秦桧),桧就怀疑他,谏官就弹劾他将他罢免。吴芾先后担任处、婺、越三郡的通判。何溥推荐吴芾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任中御史,于是,朝廷拜官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当时金朝准备违背宋金签订的盟约,吴芾就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切实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延请接见群臣,让他们陈述朝政的阙失,力求人事合于天地,无愧于祖宗,这样就会使全国人心悦服,即使是上天也会助顺南宋,皇上认为他的意见说得非常对,迁任殿中侍御史。后来,两淮战况南宋方面不利,廷臣争着陈述退避的谋划,吴芾却说:“今日的战事,只有进没有退,进是上策,退是无策。”不久,金朝君主完颜亮死了,吴芾于是就上疏劝皇帝亲自北征。皇上车驾到达建康,吴芾就请求皇帝就将车马停留在建康(以建康作为首都),这样做来稳定中原人们的希望。吴芾又说:“去年,两淮地区的各个城池的守军望到敌人就奔跑溃败,没有一座城能拒守的原因,这就是秦桧求媚北朝,乞求媾和的余毒啊。皇上如果能一反秦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的错误途径,那么我军士气一天天振奋,如此那些在危难面前勇于献出性命的人就有了啊。”吴芾知婺州的时候,吴芾鼓励推行义役,金华长山乡十一户人家,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级评定他们的田产,然后按照次第相继来服役,他们就这样做了将近二十年。吴芾让人用车载着他们十一个人来到官府,吴芾与他们合宴,更改他们的乡名为“循理”,改里巷名为“信义”,以此来褒扬他们以示与众不同。吴芾知绍兴府的时候。恰巧当地征收赋税繁重,并且用物抵税的折色特别厉害,吴芾以皇帝、皇后攒宫在绍兴暂厝,上奏请求免去支移折变的赋税部分。境内鉴湖长期废用,恰逢这年收成不好,境内出现大饥荒,吴芾于是命令打开常平仓的米来招募饥民,疏通挖制鉴湖。吴芾离任后,大姓为了从田中获利,又使鉴湖再一次荒废。吴芾代理刑部侍郎迁任给事中,改任吏部侍郎,他以敷文阁直学士的身份知临安府。有内侍的家僮殴伤酒家的酒保,吴芾逮捕那个家僮并加以惩治,在集市上示众,权豪都侧目畏惧。执政当局议论让吴芾出使金朝,又拜官任吏部侍郎,朝堂议论以龙大渊为副职,吴芾说:“龙大渊这个人是可以一同言行事的人吗?”这句话后来被皇上得知,于是出使金朝的事情就停了下来,没有成行。下迁担任礼部侍郎,他力求去职,于是就提举太平兴国宫。当时,吴芾与陈俊卿都以刚直被人忌恨,不久,俊卿也被罢了官,阎安中向孝宗进言说:“两人被罢官,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后来起官,知太平州,他名人造船来为姑溪架桥。历阳戍守的士兵长期戍守,被打散要返回,他们扬言要奔赴太平州的郡界。吴芾召集他们厚厚的犒劳他们并加以遣散,然而却秘密地逮捕了提议作乱的士兵,把他们关进监狱,上报给皇帝知道。朝廷下诏褒谕,吴芾前后守六郡,都能够依据各地风俗采取或宽或猛的政策,官吏没有能够做坏事的,老百姓都怀念他带来的惠利。吴芾屡次告老,最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退休。十年后死去,享年八十。吴芾曾经说:“对待公家的东西应当如对待自己的东西,对待公事应当如对待私事。与其得罪百姓,还不如得罪上官。”他立朝不结党,晚年退闭在家十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他有表奏文章五卷,诗文二十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