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
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甥,瘿①而智,善揣事,因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武后已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衽②矣。
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 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卿段窦玄以状闻。诏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鞫治。义府且穷,逼正义缢狱中以绝始谋。侍御史王义方廷劾,义府不引咎,三叱之,然后趋出。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为抑义方,逐之。未几进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更封河间郡公,诏造私第。诸子虽褓负皆补清官。 明年,召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母丧免,夺丧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又母、妻、诸子卖官市狱,门如沸汤。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白其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杂讯,有状,诏除名流巂州,朝野至相贺。三子及婿尤凶肆,既败,人以为诛“四凶”。 乾封元年大赦,独流人不许还,义府愤恚死,年五十三。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有删节]
[注]①[瘿(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 ②[裣衽(liǎn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B.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C.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D.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理又称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其长官名为大理寺 卿。
B.古代规定,官员任职期间父母亡故,必须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服除后方能起用,也有因朝廷需 要,守孝期未满就起用,称为“夺丧”。
C.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 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D.“流”即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这是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 维护社会和统治的秩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义府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即将被贬斥之时,他得知唐高宗有意立武昭仪为皇后,马上 找机会写奏折要求“废后立昭仪”,深得皇帝喜爱,转危为安。
B.李义府拉帮结伙,结党营私。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陷害忠 良,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
C.李义府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他选拔官员只看钱,不看才,并且与母亲、妻子、儿子共同卖官 鬻狱,全家腐败。
D.李义府外表柔恭,内心却阴险偏狭。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 的人,却要设法中伤陷害,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
(2)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参考答案
4. B(根据“义府即代德俭直夜”不能断开,排除A、D;根据“停司马诏书”不能断开,排除C)
5. C(“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解说有误,应是尚书为正,侍郎为副。)
6. B(“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分析有误,皇上俯首听命的是武后而非李义府)
7.(1)王义方一条条极力地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陈”“阴”“德”“贷”各1分,大意1分)
(2)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起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斥”“忧”“比”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义府,瀛洲饶阳人。贞观年间,李大亮巡查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高宗即位,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提拔为弘文馆学士。
长孙无忌厌恶其人品,上奏斥他为壁州司马。诏书还未下发,李义府知道后,与舍人王德俭商议对策。王德俭是徐敬宗的外甥,颈上长个瘤,但人很聪明,善于见风使舵,就对李义府说:“武昭仪现在正得宠,皇上想立她为皇后,又害怕宰相议论,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你如果在这件事上提出建议,推助一把,定能转祸为福。”于是,李义府就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要求废王皇后而立昭仪为后。皇帝很高兴,召见李义府与他谈话,又赐珍珠一斗,又停发要他出京任司马的诏书,留下依然为侍。武则天已立为皇后后,李义府、徐敬宗、王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在私心干坏事上推波助澜。帮助奸臣,诛杀贬弃赤诚忠耿之臣,因此武后才得以称心如意地夺取威势权柄,天子也只得俯首听命。
李义府看上去随和有礼,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心里却阴险偏狭,嫉妒记仇。凡事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的人,他都要中伤陷害,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质害人,人称他为“人猫”。有个洛州女子淳于犯了奸淫罪,关在大理寺狱中。李义府听说她很美,暗嘱大理丞毕正义枉法释放,娶为自己的小妾,正卿段宝玄将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查此案。李义府怕毕正义供出实情,竟逼毕正义在狱中自缢来死无对证。侍御史大夫王义方在朝廷上检举接发他,李义府均不承认,经三次斥责,才不得不退出。王义方一条条极力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里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不久,提拔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晋升为太子宾客,改封河间郡公,下诏准许他建造私宅。李义府的儿子们即使还在襁褓中的,都补为清官。
第二年,召回李义府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因母丧而免,后又夺丧起用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皇帝让李义府主管选拔人才。一则他自己无品,无以鉴别人才,二则贪欲永无满足,因此选拔任用只问贿赂而不再考核查验,以致人人叹息不齿。再加上他母亲、妻子、儿子们收贿卖官粥狱,门庭若市,沸沸扬扬。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揭发李义府贪赃枉法,皇上诏令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共同审讯此事,审出许多罪状,下诏令革职除名,流放瓗州,朝野均相庆贺。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尤其凶残肆虐,既遭流放,人们都称之为诛“四凶”。乾封元年大赦,唯独流放的罪人不许回来,李义府含恨而死。时年53岁。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起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
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甥,瘿①而智,善揣事,因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武后已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衽②矣。
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 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卿段窦玄以状闻。诏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鞫治。义府且穷,逼正义缢狱中以绝始谋。侍御史王义方廷劾,义府不引咎,三叱之,然后趋出。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为抑义方,逐之。未几进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更封河间郡公,诏造私第。诸子虽褓负皆补清官。 明年,召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母丧免,夺丧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又母、妻、诸子卖官市狱,门如沸汤。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白其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杂讯,有状,诏除名流巂州,朝野至相贺。三子及婿尤凶肆,既败,人以为诛“四凶”。 乾封元年大赦,独流人不许还,义府愤恚死,年五十三。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有删节]
[注]①[瘿(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 ②[裣衽(liǎn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B.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C.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D.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理又称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其长官名为大理寺 卿。
B.古代规定,官员任职期间父母亡故,必须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服除后方能起用,也有因朝廷需 要,守孝期未满就起用,称为“夺丧”。
C.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 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D.“流”即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这是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 维护社会和统治的秩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义府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即将被贬斥之时,他得知唐高宗有意立武昭仪为皇后,马上 找机会写奏折要求“废后立昭仪”,深得皇帝喜爱,转危为安。
B.李义府拉帮结伙,结党营私。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陷害忠 良,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
C.李义府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他选拔官员只看钱,不看才,并且与母亲、妻子、儿子共同卖官 鬻狱,全家腐败。
D.李义府外表柔恭,内心却阴险偏狭。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凡是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 的人,却要设法中伤陷害,所以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故贷不问。
(2)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参考答案
4. B(根据“义府即代德俭直夜”不能断开,排除A、D;根据“停司马诏书”不能断开,排除C)
5. C(“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解说有误,应是尚书为正,侍郎为副。)
6. B(“连皇上对他也得俯首听命”分析有误,皇上俯首听命的是武后而非李义府)
7.(1)王义方一条条极力地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陈”“阴”“德”“贷”各1分,大意1分)
(2)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起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斥”“忧”“比”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义府,瀛洲饶阳人。贞观年间,李大亮巡查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高宗即位,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提拔为弘文馆学士。
长孙无忌厌恶其人品,上奏斥他为壁州司马。诏书还未下发,李义府知道后,与舍人王德俭商议对策。王德俭是徐敬宗的外甥,颈上长个瘤,但人很聪明,善于见风使舵,就对李义府说:“武昭仪现在正得宠,皇上想立她为皇后,又害怕宰相议论,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你如果在这件事上提出建议,推助一把,定能转祸为福。”于是,李义府就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要求废王皇后而立昭仪为后。皇帝很高兴,召见李义府与他谈话,又赐珍珠一斗,又停发要他出京任司马的诏书,留下依然为侍。武则天已立为皇后后,李义府、徐敬宗、王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在私心干坏事上推波助澜。帮助奸臣,诛杀贬弃赤诚忠耿之臣,因此武后才得以称心如意地夺取威势权柄,天子也只得俯首听命。
李义府看上去随和有礼,与人谈话,总是和颜悦色,但心里却阴险偏狭,嫉妒记仇。凡事冒犯了他、不中他的意的人,他都要中伤陷害,当时人称他为“笑中刀”。又因为他表面柔顺实质害人,人称他为“人猫”。有个洛州女子淳于犯了奸淫罪,关在大理寺狱中。李义府听说她很美,暗嘱大理丞毕正义枉法释放,娶为自己的小妾,正卿段宝玄将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查此案。李义府怕毕正义供出实情,竟逼毕正义在狱中自缢来死无对证。侍御史大夫王义方在朝廷上检举接发他,李义府均不承认,经三次斥责,才不得不退出。王义方一条条极力陈述李义府的罪恶,但皇帝因他助立武后的事私下里感激他,所以宽恕他不追究。不久,提拔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晋升为太子宾客,改封河间郡公,下诏准许他建造私宅。李义府的儿子们即使还在襁褓中的,都补为清官。
第二年,召回李义府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因母丧而免,后又夺丧起用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皇帝让李义府主管选拔人才。一则他自己无品,无以鉴别人才,二则贪欲永无满足,因此选拔任用只问贿赂而不再考核查验,以致人人叹息不齿。再加上他母亲、妻子、儿子们收贿卖官粥狱,门庭若市,沸沸扬扬。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揭发李义府贪赃枉法,皇上诏令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共同审讯此事,审出许多罪状,下诏令革职除名,流放瓗州,朝野均相庆贺。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尤其凶残肆虐,既遭流放,人们都称之为诛“四凶”。乾封元年大赦,唯独流放的罪人不许回来,李义府含恨而死。时年53岁。自从李义府被斥退流放,天下仍有人担心他会被再度起用,等到他死了,朝廷内外的人才完全安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