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仁
《论语·公冶长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①孟武伯:鲁国大夫。②由:子路。③赋:军赋,这里实指军政事务。④求:即冉求。⑤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土地。分公邑和采邑两种。这里指公邑。⑥家:卿大夫的采邑。百乘之家,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县。⑦宰:古代县、邑的行政长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⑧赤:孔子学生公西赤,字子华。⑨束带:束着冠带,指穿着礼服。⑩宾客:指外国使节。
【译文】孟武伯问道:“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继续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负责军政事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有一千户人口的城镇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上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外宾,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
【评析】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却答非所问,只是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个弟子的才能,即他们分别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对是否做到“仁”的问题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孔子非常了解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与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用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公西赤说,他能力有限,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只能做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他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这是公西赤自谦的说法,孔子认为他才德出众,可以胜任大司仪官。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对这三个弟子“仁不仁”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一问“三不知”呢?莫非他对自己的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易达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子路仁吗?”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认为,对弟子的了解,莫过于老师,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继续追问,得到的却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且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纯正,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求仁,就要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论语·公冶长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①孟武伯:鲁国大夫。②由:子路。③赋:军赋,这里实指军政事务。④求:即冉求。⑤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土地。分公邑和采邑两种。这里指公邑。⑥家:卿大夫的采邑。百乘之家,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县。⑦宰:古代县、邑的行政长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⑧赤:孔子学生公西赤,字子华。⑨束带:束着冠带,指穿着礼服。⑩宾客:指外国使节。
【译文】孟武伯问道:“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继续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负责军政事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有一千户人口的城镇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上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外宾,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
【评析】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却答非所问,只是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个弟子的才能,即他们分别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对是否做到“仁”的问题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孔子非常了解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与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用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公西赤说,他能力有限,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只能做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他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这是公西赤自谦的说法,孔子认为他才德出众,可以胜任大司仪官。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对这三个弟子“仁不仁”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一问“三不知”呢?莫非他对自己的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易达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子路仁吗?”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认为,对弟子的了解,莫过于老师,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继续追问,得到的却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且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纯正,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求仁,就要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