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罗隐
唐代 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鹦鹉》罗隐 拼音读音参考
yīng wǔ
鹦鹉
mò hèn diāo lóng cuì yǔ cán, jiāng nán dì nuǎn lǒng xī hán.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quàn jūn bù yòng fēn míng yǔ, yǔ dé fēn míng chū zhuǎn nán.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鹦鹉》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诗中以鹦鹉为形象,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中文译文:
不要怨恨鹦鹉在笼中羽毛凋零,
南方温暖,西部寒冷。
我劝你不要用明显的语言,
因为用明显的语言很难传递真实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鹦鹉在笼中羽毛凋零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中虚伪言辞的不满。
诗意:
诗人以鹦鹉作为意象,暗含了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的遭遇与感受。鹦鹉原本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被关进笼中后羽毛凋零,无法飞翔,象征着诗人在异乡的困顿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家乡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求。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鹦鹉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之感。
2. 诗中的"江南地暖陇西寒"揭示了南北地域差异,从而凸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强烈。
3.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虚伪言辞的不满,认为真实的情感无法通过明显的语言表达,要求诗人用更加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心理的真实感受。
总的来说,诗词《鹦鹉》通过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以及对虚伪言辞的不满。诗人通过这首诗词传递了对真实感情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