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字共有1个读音: [huán]
汉字 | 桓 |
---|---|
读音 | [huán]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53 |
其它编码 | 五笔:sgjg 仓颉:dmam 郑码:fbk 四角:41916 |
笔顺编码 | 123412511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桓字部首桓字笔顺桓字组词桓的词语
桓字的意思
姓。
桓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桓
huán ㄏㄨㄢˊ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大:桓治(大治)。〔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姓。英语 variety of tree; surname
德语 Huan (Eig, Fam)
法语 (nom de famille)
桓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桓 huán
〈名〉
(1) (形声。从木,亘( 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pillar]
桓,亭邮表也。——《说文》
三家视桓楹。——《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
公执桓圭。——《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3) 又如:桓楹(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即华表)
(4) 木名。即无患木 [Chinese soapberry]。叶似柳,皮黄白色
(5) 水名。即今白龙江 [Huanshui River]。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6) 山名 [Huanshan Mountai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
词性变化
◎ 桓 huán
〈形〉
(1) 大 [big]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传:“大也。”
(2) 又如:桓蒲(祭祀用的大蒲席);桓拨(谓大治)
桓字的辞典解释
桓ㄏㄨㄢˊhuán 名
一种植物。《玉篇·木部》:「桓,桓木,叶似柳,皮黄白色。」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类、祃,皆师祭也。指武王将欲伐殷,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太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以颂武王之功。桓者,威武之志。言讲武之时,军师皆武,故取桓字名篇。本章三句为「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绥,平定。娄,即屡,屡次。解,同「懈 」。匪解,不懈怠。
姓。如汉代有桓宽、桓谭。
动参见「[[盘桓]]」条。
康熙字典解释
桓【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