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字共有1个读音: [bì]
汉字 | 诐 |
---|---|
读音 |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詖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D0 |
其它编码 | 五笔:yhcy|yby 仓颉:ivdhe 郑码:sxi 四角:34747 |
笔顺编码 | 4553254 |
笔顺笔画 | 丶フフノ丨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撇/横钩 撇 竖 横撇/横钩 捺 |
诐字部首诐字笔顺诐字组词诐的词语诐字成语
诐字的意思
1.辩论。
2.不正:诐辞(邪僻的言论)。
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诐
(詖)
bì ㄅㄧˋ
◎ 偏颇,邪僻:诐行。诐辞。
英语 argue; biased; one-sided
德语 schmeicheln
法语 demi-vérité,flatter,oblique,inexact
诐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诐
詖 bì
〈动〉
(1) (形声。从言,皮声。本义:辩论)
(2) 同本义 [argue]
诐,辩论也。——《说文》。段玉裁注:“此诐字正义。皮,剥取兽革也。披,析也。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故诐为辩论也。”
(3) 谄媚 [flatter]
险诐阴贼。——《汉书》
词性变化
◎ 诐
詖 bì
〈形〉
(1) 通“颇”( pō)。偏颇,不正 [biased,biassed]
不从俗而诐行兮。——《楚辞·刘向·离世》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诐行(不正当的行为);诐辞(偏颇邪僻的言论)
诐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詖【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