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字共有1个读音: [shēng]
汉字 | 聲 |
---|---|
读音 | |
部首 | [耳] 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简体字形 | 声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72 |
其它编码 | 五笔:fnmb|fnwb 仓颉:gesj 郑码:bxqc 四角:47401 |
笔顺编码 | 121521335541221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丨一ノノフフ丶一丨丨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撇 横折折/横折弯 横撇/横钩 捺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
聲字部首聲字笔顺聲字组词聲的词语
聲字的意思
同“声”。
聲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聲
shēng ㄕㄥˉ
◎ 同“声”。
英语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德语 Ton, Stimme (Mus),Laut
法语 son,bruit,voix,ton
聲字的详细解释
聲字的辞典解释
声ㄕㄥshēng 名
因物体撞击或摩擦所产生,能引起听觉的音波。如:「笑声」、「雷声」。
音乐。如:「声色之美」。《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汉·郑玄·注:「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亦犹见也。」
言语。《史记·卷八○·乐毅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名誉。如:「政声」、「名声大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音信、音讯。《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量词。计算发声次数的单位。如:「大叫一声」、「三声无奈」。
参见「声母 」条。
声调,汉字字音的高低长短。如中古音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动宣布、张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康熙字典解释
聲【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