讎_讎怎么读_讎的意思

久伴学习网汉字 2023-12-22 10:26:28

“讎”字共有1个读音: [chóu]  

讎

汉字
读音 [chóu]
部首 [言]  言字旁
笔画 总笔画:23 部外:16
字形结构 左中右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8B8E
其它编码 五笔:wyyy 仓颉:ogyrg 郑码:nisn 四角:20215
笔顺编码 32411121411125132411121
笔顺笔画 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讎字的意思

同“雠”。

讎字的基本解释

chóu ㄔㄡˊ


应答;对答。《説文•言部》:“讎,猶噟也。”《玉篇•言部》:“讎,對也。” 相等;匹配。《爾雅•釋詁上》:“讎,匹也。”《廣雅•釋詁一》:“讎,輩也。” 符合;适当。《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使御史簿責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 应验。《字彙補•言部》:“讎,應驗也。” 校对;校勘。《正字通•言部》:“讎,校勘書籍曰讎,比言兩本相對覆如仇也。” 报复。《字彙•言部》:“讎,報也。” 付给;酬偿。《墨子•經下》:“賈宜則讎。” 卖。《洪武正韻•尤韻》:“讎,售也。” 施行;运用。《韓非子•有度》:“則君臣之間,明辯而易治,故主讎法則可也。” 同“仇”。仇怨;仇恨。《楚辭•九章•惜誦》:“專惟君而無他兮,又衆兆之所讎。” 同“仇”。仇敌。《書•泰誓》:“誕以爾衆士,殄殲乃讎。” 同“稠”。多次;屡屡。《書•微子》:“降監殷民,用又讎斂,召敵讎不怠。” 姓。《正字通•言部》:“讎,姓。”

英语 enemy, rival, opponent

德语 Fehde (S)​,Feindschaft, Feindseligkeit (S)

法语 ennemi

讎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讎、讐 chóu

〈動〉

(1) (形聲。从言。雔( chóu )聲。本義:應答)

(2) 同本義[respond]

讎,猶應也。——《說文》。按,以言相當也。

讎,對也。——《三蒼》

無言不讎。——《詩·大雅·抑》

憂必讎也。——《左傳·僖公五年》

著之盤盂,屬之讎柞。——《戰國策·趙策一》

又如:讎祚(在筵席上賓主互相敬酒)

(3) 校對文字 [proof read]。

如:讎定(校對考正)

詞性變化


讎 chóu

〈名〉

(1) (爲仇的異體字)

(2) 同「仇」。仇恨;仇怨 [hatred]

怨偶曰讎。——《一切經音義》引》《三蒼》

又衆兆之所讎。——《楚辭·惜誦》。注:「大怨曰讎。」

又如:讎怨(仇恨,憎怨);讎隙(猜忌、仇恨)

(3) 同「仇」。仇敵 [enemy]

反以我爲讎。——《詩·邶風·穀風》

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左傳》

常用詞組


讎校讎問

讎字的辞典解释

讎ㄔㄡˊchóu 動

應答、對答。《詩經·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新唐書·卷八五·王世充傳》:「而世充素詭妄,不能讎其語,士大夫遂貳。」

相等、相類。漢·揚雄《法言·重黎》:「夫欲讎偽者必假真,禹乎盧乎終始乎。」《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

適當、恰當。《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於是上使御史簿責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

應驗。《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五利妄言見其師,其方盡,多不讎。上乃誅五利。」

校對、校勘。《文選·左思·魏都賦》:「讎校篆籀,篇章畢覿。」《新唐書·卷九八·王珪傳》:「召入祕書內省,讎定群書。」

償付。《資治通鑑·卷五四·漢紀四十六·桓帝延熹五年》:「云臣私報諸羌,讎以錢貨。」

仇怨。如:「世讎」、「私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通「仇」。

姓。如漢代有讎遷。

康熙字典解释

讎【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