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人(鲁迅_中国文学家、思想家)_鲁迅_杂文_中国

鲁迅简介

鲁迅(汉语拼音:Lu Xun;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生于浙江绍兴县城,卒于上海。

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3年,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家道中落。

父亲不久身患重病,并于1896年去世。

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辛酸,变得敏锐而清醒。

同时鲁迅的母家在农村,农村生活既给鲁迅留下了田园诗般的记忆,又使他形成了对农民的亲近和同情。

两方面交织起来,构成了鲁迅日后着眼考察“国民性”等问题的重要因素。

青年鲁迅在洋务运动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兴起之际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于1898年5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这一时期,鲁迅接触了《译学汇编》等西欧的近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译著,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以严复译述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代表的达尔文学说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严复宣传社会必然进化和号召人们必须发愤自强的观点,成为鲁迅最早接受并长期坚持的基本思想和信念。

1902年1月,鲁迅赴日本留学。

同年4月,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

其间经常参加留学生中的反清集会,并阅读了大量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文献。

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等,还翻译了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体现了达尔文主义和反帝爱国论对早期鲁迅的影响。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不久,鲁迅经历了“幻灯片事件”,被片中国人“麻木的神情”和“强壮的身体”相映对的情形所震撼,痛切地感到“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

鲁迅在东京期间师事革命派领袖章太炎,并成为反清组织光复会的成员。

这期间,他发表了《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还发表了《文化偏执论》、《摩罗诗力说》,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偏颇,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提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

鲁迅还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

1909年8月间鲁迅离日归国,先后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绍兴光复后,他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冬,创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于2月前往南京,在教育部工作。

5月,他随政府迁往北京,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等职务,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工作。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鲁迅怀着唤醒国人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领袖之一。

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反对旧礼教和旧科学,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

同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在1918~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4~1925年所作小说11篇,则收入192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

《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获得了成熟。

鲁迅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消闲文艺,认为自己写作的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因被迫害而发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迫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

《故乡》记述了“我”回故乡的见闻和回忆,通过对童年伙伴闰土精神状态的前后对比,揭示出封建社会造成的令人震撼的心灵麻木。

《药》通过华老栓一家人给儿子治病的故事,表现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并揭示出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精神上的隔膜。

鲁迅不仅质疑了愚昧的民众,而且质疑了启蒙者甚至启蒙自身,最终这种质疑指向了鲁迅自己,从而使小说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内省性。

同时鲁迅始终关注着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揭示着他们精神上的创伤和危机。

《孔乙己》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与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经是辛亥革命里独战多数的英雄,最终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最终也“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都在新旧时代的夹缝中彷徨着,“飞了一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阿Q正传》是鲁迅不朽的代表作。

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

他自述写作《阿Q正传》是为了要“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鲁迅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刻画即是对国民性弱点的反省和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同时,阿Q所面临的苦恼和恐惧又是人类个体普遍的生存困境。

因此,《阿Q正传》也就具有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鲁迅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了无止境的开掘,他的目的在于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正视人性的卑污。

但鲁迅面对卑污的人性并不绝望,他在宣布“希望”为“虚妄”的同时,也宣布了“绝望”的“虚妄”。

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于人自身的反抗。

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鲁迅也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在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角度上都作了实验性的探索。

他还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并且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创造了“诗化小说”、“散文体小说”,以至“戏剧体小说”等体式。

他善于“杂取种种人”来塑造典型形象。

在语言风格上,他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简约。

鲁迅的小说显示了一种冷峻而深切的风格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1925年前后,鲁迅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编辑了《莽原周刊》等,他提出并实践了“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来作为唤醒国民的主要武器。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一批战斗性的杂文作品。

鲁迅这一时期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后结集为《野草》和《朝花夕拾》。

《野草》开创了一种“独语体”的散文风格,具有自我审视的性质;语言风格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运用了联想、象征、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明显地体现了散文的诗化、小说化和戏剧化倾向。

《朝花夕拾》开创了一种“闲话风”的散文风格,以亲切平和的语调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片段经历,是“听闲谈而去其散漫”语言主张的成功实践,体现了一种从容的风姿。

经中国共产党的推荐,鲁迅于1927年1月到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和教务主任,继续思考着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1927年10月,鲁迅到达上海,接编《语丝》周刊,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还参加了革命共济会,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联系。

1928年,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了一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对创造社等的“左”倾错误提出批评。

在翻译和学习苏联文艺理论的同时,鲁迅意识到“唯新兴无产者才有将来”。

这期间他的杂文收在《三闲集》中。

1930年1月起,鲁迅主编《萌芽月刊》(后为左联机关刊物)。

1930年2月,他参加并发起党所领导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旋即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

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了领导工作。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成为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导性文献。

这一时期鲁迅还写下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逐渐形成了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裕如的文风,成为左联的主将和旗手。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鲁迅继续用杂文作为武器,进行不屈的战斗。

1930~1931年的文章收在《二心集》当中。

这些杂文和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也因而更加锋利,“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33年1月,鲁迅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

2月,英国作家萧伯纳到上海,鲁迅与他会见。

这一年鲁迅的杂文分别编入《南腔北调集》(包括1932年的作品)、《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他和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也获出版。

1934年鲁迅创作的大量杂文结集为《花边文学》和《且介亭杂文》。

1935年的杂文结为《且介亭杂文二集》。

这一年鲁迅还创作了《理水》等4篇历史小说,与1934年的《非攻》和1927年以前的3篇共同结集为《故事新编》出版。

通过对历史故事和传说的改写,追寻与表现“古”与“今”之间的深刻联系。

风格幽默、洒脱、庄谐并存,显示了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1935年底,鲁迅原有的肺病日益严重,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但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于1936年写下了许多文章和书信,结集为《且介亭杂文末编》。

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中,他发表一系列文章,推动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鲁迅的一生,为中国文学和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他以在文学方面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石。

同时,鲁迅具有伟大的品格,“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以其永不屈服的战斗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鲁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他共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1部,还有书信、日记,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总共400余万字。

此外,还有33部共250余万字的译著,18种共100余万字的古籍辑录、校勘。

这些著作曾以各种不同的版本,包括在世界各国各地出版。

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共20卷(包括译文)。

1956年、1973年、1981年和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四次修订出版《鲁迅全集》。

对于这笔精神财富的研究,始于1919年。

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了傅斯年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最早评论。

以后对鲁迅的评论和研究持续不断,经过茅盾(沈雁冰)、瞿秋白、毛泽东不同阶段的概括,对鲁迅的认识日益理论化,肯定鲁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又经过冯雪峰(画室)、陈涌、唐弢、王瑶、李何林等的不断阐释,鲁迅研究逐步形成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林非、陈漱渝、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汪晖等的进一步发展,鲁迅研究逐步从政治的单一阐释,演化为对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人的多元解释,成为一门以鲁迅其人和其精神、著作、思想、艺术及其所处时代环境相关的精神文化现象史,以及由此构成的鲁迅精神文化实体为研究对象,对鲁迅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作历史反思,正负面意义作现实观照的独立的人文学科。

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对之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鲁迅,摄于1936年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

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

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说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

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

鲁迅后期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

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

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9] 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

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

一般认为,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

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说本于鲁迅《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

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等。

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为《朝花夕拾》和《野草》。

前者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

代表作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

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

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

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诗为主,多有佳句。

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

留学日本时作《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

《四一二事变》一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写出乱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为之动容;赵聪《三十年代文坛点将录》说,时人称“三百年来无此作!”。

1922年创作《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描述文学创作路上呕心沥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相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鲁迅的诗歌在当代被引用的频率很高。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是常被引用来表示国共和解,和海峡两岸和解的名句,如温家宝在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中国台湾记者提问“是否会对中国台湾释出更多的经贸优惠政策”,温家宝回答中引用这句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常被引用以自况。

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

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

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

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

他曾希望借引入欧式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

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鲁迅家庭

1906年,25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国,遵照母亲的意见而与时年28岁的朱安结婚,但一生未与朱安同床(据荆有麟回忆,鲁迅称“多年来只有两三次”)。

婚后第四天鲁迅东渡日本(参照周作人日记,鲁迅当年并非婚后第四天东渡,而是秋天才动身的,八九月份之间)。

1927年10月8日,鲁迅在广州与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在上海出世。

鲁迅有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椿寿(1893~1898)、一个妹妹:端姑(1888年,出生十月即早夭)。

周海婴之子为周令飞。

周令飞在1980年代时与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同学张纯华相恋并移居中国台湾。

他的女儿周璟馨(即鲁迅的曾孙女)曾参加中国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并成为热点人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