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叔本华简介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
生平简介及著述
叔本华祖籍荷兰,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1年转柏林大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后因与G.W.F.黑格尔竞争惨败而离开讲坛,靠父亲遗产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死于法兰克福。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等,《叔本华全集》已出版7卷。
哲学思想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形成于黑格尔活动时代的后期,他抛弃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寻求新的出路。他从I.康德的理论出发,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就是意志,整个现象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在他看来,万物的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就是求生意志,这种意志是人的生命的基础,人的每一器官都是意志的产物,吃东西的意志产生肠胃,抓东西的意志产生手,走路的意志产生脚,繁殖后代的意志产生生殖器官,“这个身体的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种机能的总和,只不过是意志的客观化”;意志也是动、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求生的意志既是动物的尖爪利牙、浓毛锐角的根源,也是植物的根系、荆棘、枝叶的根源;意志还是整个世界的内在本性,它以自然力的形式表露于外,晶体的形成、磁针指北的性质、吸引和排斥、重力与引力等都不过是盲目意志的表现。
叔本华指出,康德分裂现象与物自体是错误的,因为现象同物自体的关系,就是表象同意志的关系。在他看来,肚子饿是想吃东西的意志的表露;婴儿哭是求生意志的显示;各种元素保持自身的固有性质,是求自身生存的体现。意志之所以表现为世上形形式式的具体现象,是由于各类事物的意志强弱程度不同和表现途径不同。它在无机物中表现为各种盲目的自然力,在动植物中表现为生命和繁殖,在人类中表现为等级不同的理念或叫观念。他利用柏拉图的理念论说明个别事物的形成同意志的关系:首先是存在各种意志和欲望,如吃、住、用、求偶等,然后产生各种想法、计划、观念、方法,最后按照这些表象制造出具体东西。
叔本华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他列举了意志先于理性,理性服役于意志的12个论据,例如:动物有意志无理性却照样活着,人一生下来先有意志后有理性,意志的冲动是理性阻止不了的,人的许多行动不是理性权衡之后采取,而是做完之后才认识的,等等。他断言依靠理性或逻辑思维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即意志),只有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的途径。
叔本华研究过印度哲学,他吸取了佛学思想,认为科学和哲学在意志领域已达到了极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才能领悟意志的本性;只有以禁欲为起点,尔后忘我,最后忘掉一切,进入空幻境界,才能超脱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烦恼。
伦理思想
叔本华从其“求生意志”的哲学前提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求生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和欲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这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的。但是,人的欲海难填,欲望不能满足,就会产生痛苦,所欲愈大痛苦愈烈;不仅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而且满足欲望之后的空虚和随之而来的欲求,仍然是痛苦的。
叔本华指出,个体是求生意志显现的样品和标本,由于人的自私的求生欲望所驱使,个体意志必然从宇宙的绝对意志中分离而独立。个体一旦独立就只知道追求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排斥和力求毁灭其他一切障碍。因此,人们之间必然发生竞争,由竞争导致永久性的相互仇视和残杀,而且只要有求生意志和欲望,人类就永远不能摆脱竞争和痛苦。在他看来,人生的本质就是欲求、挣扎和痛苦,不幸是一个普遍的法则,人生只是一场梦。叔本华认为,人的生育本身是罪恶,而性欲就是最大的耻辱和罪恶,人类要摆脱痛苦和不幸,就必须在自身中抑制情欲,把现世的享乐视为虚幻,遏止自私的欲念,怜悯他人的痛苦。他反对一切理想观念和普遍义务,强调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最坚实和最可靠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础,并且只有发扬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欲和相互残杀,解脱人类的痛苦和不幸。他同时认为,要获得同情心,就必须排除由感觉得来的助长欲望的偏见,求得真知,认识宇宙绝对意志的本质以及个人从属于绝对意志的关系,并通过哲学的沉思和艺术的鉴赏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叔本华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精神解脱还只是暂时的、消极的,而最根本的、积极的解脱则是否定个体意志,弃世绝欲,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使没有价值的个体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实现道德的最高理想。
叔本华的伦理思想暴露了19世纪50年代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的颓废情绪,他的唯意志论和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对F.W.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
美学思想
叔本华深受柏拉图、康德和佛教的影响,企图把三者的思想融合起来。他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就是意志,人受盲目的求生意志的支配,不断追求,始终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苦恼和烦闷。解脱之道,一是佛教的涅槃,二是哲学和道德,三是艺术。因此,艺术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叔本华认为科学研究是为了满足需要和欲望,而艺术则是一种观照(kontemplation)。在这种观照中,对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事物,而是柏拉图式的理式,主体也不再是某一个别的人,而是不受意志奴役、没有痛苦、没有时间意识的纯主体。纯主体通过直观与审美对象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就从现实的苦海中解脱出来,从而“我们为得免于欲求强加于我们的劳役而庆祝假日”,这时,就产生了美。可见,美不美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审美的态度,一切审美态度都是无利害感的。说自然风景或艺术作品美,都只是就其本身永恒的形式而言,与周围的时空环境和因果联系无关。国王从皇宫里看落日与乞儿从监牢里看落日,所得到的美感是一样的。科学只研究现象界的规律,艺术则直指现象界后面的物自体,因此艺术高于科学。在各种艺术中,叔本华又认为音乐比其他艺术效果强烈得多,深入得多,因为其他艺术只是理式的表现,而音乐却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和写照。他也非常重视悲剧,这是因为悲剧所写的是人生的可怕方面。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改变人生的不幸,而在于把人生的不幸揭示出来,使人认识到人生是一场恶梦,无可留恋,因而断念(resignation)。断念是对于生存意志的拒绝或否定。这反映了叔本华美学的悲观主义倾向。
影响
叔本华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一。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颇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