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 引进这种物资的目的,在于发展与清朝的海洋商品交易,以降低铜矿的损失,使与清朝的贸易利益最大化。
但是,如果这种物质的输出是为了谋求经济效益,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一百年来一直在赔本,却依然存在。在促使国外商品商品由铜质向金属转化为金属的表面现象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需要解释。
1659年,日本为了防止白银的大量损失,试图增加铜矿的产量,但也导致了铜矿的大量出口,导致了“大部分金银都流向了其他国家”,这让幕府很是担心。
但18世纪中日两国通商背景下,大量清代商贾赴长崎通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铜矿,特别是清代早期,有不少商贾在“征募富商来购买外国铜矿”的号召下,向朝廷提款,到日本来购买铜矿。
他很明白,如果限制了铜矿的出口,那么两国的贸易就很难维持下去了。为了招徕中国商人,又为了确保中国的生丝、布、砂糖和草药等必需品的输入,铜矿交易必须持续进行。
虽然1715年颁布了《海舶互市新例》,对中国商船的铜价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铜价在每一次交易中所占的比例依旧很高,达到了2025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商船要购买铜价的原因。
而《海舶互市新例》则规定了一年向中国输出的铜数量为一百五十万吨,不过随着产量的变化,还是会进行相应的调节。
《长崎实录大成》记载了一七四二年与一七四六年两道有关铜矿出口的法令,在一七四二年,“一年只能出口一百五十万公斤”的法令,但在一七四六年,只有一道法令,“每十只后唐国的船只,颁发十块旧牌子,每年可出口两百万公斤”,但这道法令并没有完全实施。
现实生活中亦有类似之处,例如琉球的《历代宝案》就有一条记录:1741年,一条唐代商船在长崎进货后,在归途上遭遇一场暴风雨,漂流到琉球。据琉球人的计算,这艘大船一共装载了“七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吨”的铜条,以及一千五十九吨的数量。
五百八十公斤的海参和鲍鱼,一共两百九十九个。4200公斤,一共35块。一共四百三十五条。”一七四五年,又有一艘“唐人之舟”飘到了琉球,里面装着“铜、海参、鲍鱼、海带”,一共有十三十万公斤的铜,十个大包的人参、鲍鱼、两个大包的鲨鳍,其中大部分都是铜。
直到19世纪,这个情况还在继续。松浦章对1803-1804年中国商人运输的青铜与金属的价格进行了计算,得出青铜的价格为23万贯目,而三个金属的价格为1940457贯目,其中青铜的价格比三个金属加起来还要高。
而到了二战后期,日本的铜出口急剧下降,则是因为铜山产量下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 矿的出现, 矿的数量虽然不断增长,但所占的比重却从来没有超过过日本的铜。
所以,虽然在幕府的努力下,清 将清 采购的重点从铜矿转移到了金属矿石上,但金属矿石并没有被日本选择,为了防止铜矿的输出,他们选择了金属矿石。
通常一个特定物品之所以会出现亏损,无非三个原因:一是为了提升该物品的知名度,开拓市场;二是以较高的价格将其他与亏损商品相关的商品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出去,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三是有意引发一场疯狂的购买热潮。
清朝时期,中国海鲜输入的两大途径是:日本输入的海鲜,以及东南亚输入的海鲜。与此相比,东南亚的进口商还保持着传统的商业方式,而日本的大批量生产、运输、销售,甚至是根据顾客的偏好,都已经走在了前面。
但是,在实施海货政策之前,中国还没有从日本大量输入海货的历史,只有少数几次由私人船只运回本国销售。比如1656年,清朝在长崎缴获了一次“海货”,其中有“胡椒、苏木、铜矿、象牙、鱼皮、海鲜、草药等”。
1662年,清朝还抓获了一次由“偷渡”运往日本的“长崎”的货船,其中有鲍鱼、鱼翅、人参等,但并没有固定的购买方式。再加上从国内和东南亚进口的海产品很容易被日本人占据,想要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在亏损的情况下,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消费习惯,开拓市场。
这个时期,正是清 开海的时候,有钱的商人们对海鲜的需求越来越大,就连一向以当地的海参为主的山东,也开始“供不应求”,不得不从国外购买更多的海鲜。
由于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中国商贾们从排斥变成了喜欢,并“以大把银子来买”。这也说明,日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提升了对海产品的认识,培养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并开拓了中国的市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