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_希腊三哲人之一)_苏格拉底_柏拉图_雅典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汉语拼音:Sugeladi;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与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生平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卒于雅典。

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 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3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

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

“三十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

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的著作记载流传下来。

克塞诺芬尼的《回忆录》中,将苏格拉底说成是一个道德高尚、助人为乐、遵守法律、有实际事务主张的好公民,对他的哲学思想则几乎没有谈到。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他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此外,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还将苏格拉底描写成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

但一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首先,对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的记载,究竟哪个可靠的问题。

西方学者有的倾向于柏拉图,肯定传统哲学史家对苏格拉底所作的评价,认为他是伟大的哲学家;有的倾向于克塞诺芬尼,认为苏格拉底只是一个道德家,而非哲学家。

这两种看法现在还在继续争论。

其次,在柏拉图对话中所叙述的哲学思想,有些是苏格拉底原来的思想,有些则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不过是借苏格拉底之口加以阐述和发挥而已。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很难将柏拉图的思想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区别开来。

现在,许多学者是以柏拉图早期以及部分中期的对话,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将讨论到的 道德和有关知识问题的内容,当作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 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介绍说,苏格拉底早年也研究过自然哲学,但当这种研究无法帮助他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时,他就感到迷惑和不满足。

后来听到阿那克萨戈拉讲“奴斯”,觉得很高兴。

但研究阿那克萨戈拉的著作以后,发现他在解释具体的自然现象时又放弃了奴斯,仍用物质作机械的解释。

这样,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根据《申辩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自述,他发现自我的途径是与追求真知识分不开的。

他指出,当时许多自认为最有知识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都是经不起诘难讨论的;而苏格拉底所以能比他们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识。

“自知其无知”这段自述的哲学意义在于:他对前人发现的感觉和认识的不确定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要求从不确定性中去寻求确定性,他认为这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明朗化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

但对于灵魂的看法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肉体是“多”,它是可以聚合和分解的;而灵魂是“一”,是单一的东西,没有部分,不能分散,因而也无所谓聚合,所以灵魂不会生灭,它永恒存在。

这种单一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实体。

苏格拉底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 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 道德下定义的问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等。

对话者都以这种和那种特殊的事例来回答,皆被苏格拉底所否定。

他说,我不是要你回答这一种美或者那一种美,而是要你说明美之所以为美,即美自身。

所以,苏格拉底所追求的,不是关于“美的事物”、“正义的事物”这类具体的知识,而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美自身”、“正义自身”,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这种理论,直接产生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忆说”,也是后来唯心主义“天赋观念”说的先导。

从教育思想看,苏格拉底在这里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反对灌输法,有积极意义。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芝诺(爱利亚的)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

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苏格拉底 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 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反对美德来自教育的观点,认为道德不是技艺,也不是各种美德名称的堆积和属性。

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 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 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 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 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