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百人“智囊团”相比诸葛亮如何?为什么没人向曹操推荐诸葛亮?_谋士_麾下_智囊团

 曹操麾下百人“智囊团”相比诸葛亮如何?为什么没人向曹操推荐诸葛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话说,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一流人才奔曹操,二流人才投孙权,混不下去找刘备”,所以说在人才方面,曹魏势力的人才是最多的。

 武将咱先不说,来说说谋士吧,魏蜀吴三个势力,曹操的“智囊团”应该是最庞大的,根据文献记载,其智囊团人数百余位,可以说曹操势力聚集了三国时期最强的谋士。例如,郭嘉、贾诩、荀彧、司马懿等一流的谋士。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人的智谋简直就像开了外挂一样,曹操势力中的百人智囊团加在一起都比不过一个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曹操势力那么大,而且还拥有一个关系网根深蒂固的智囊团,却一直找不到像诸葛亮那样超群的谋士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为何曹操势力近百多名谋士,却未有一人向曹操力荐诸葛亮呢?

 其实,在史实上,曹操谋士虽多,但他们认识诸葛亮的没几个,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在出山前就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些曹魏势力下的大贤几乎没有认识他的。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述,与诸葛亮私交较好的也就只有崔州平与徐庶两人,而且诸葛亮年纪尚清,一直隐居在隆中读书耕田,几乎不与各大士族交往,就连当时的大城市荆州直到他名字的也没几个,更何况是地处远方的曹操势力。

 曹操

 在我国古代选才,几乎都是大贤向诸侯引荐,毛遂自荐的成功率不高。在当时,信息非常不发达,如果想要招纳到诸葛亮,那就必须得先发现诸葛亮的熟人,然后再通过介绍引荐,才可能招募得到。刘备有幸结交到诸葛亮的好友徐庶,也是运气好,通过徐庶引荐,刘备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还有一个原因,诸葛亮被刘备“抢走”是因为曹操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他逼迫徐庶投曹,倘若徐庶没被逼进曹营,徐庶可能就不会向刘备引荐诸葛亮来替代自己的位置,诸葛亮也许就不会成为刘备最厉害的智囊。

 再者,诸葛亮出身乡野,没有任何名气,天下谋士诸多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试想在封建社会,哪个诸侯会亲自到乡下请一个“山野村夫”出山相助呢?

 司马懿

 更何况曹操自起家以后,身边就不乏声名显赫而且才能超群的谋士,在对比诸葛亮,他只是一个在野不出名的谋士,即使曹操麾下的近百位谋士每个人向曹操推举一人,那么诸葛亮被举荐到的概率也仅为百分之一。

 俗话说得好:“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真龙出水那是迟早的事。等到诸葛亮初出茅庐,自己的头一把火就烧了博望坡,把曹军烧的惨败,这时曹操势力才意识到,普天之下竟然有这样厉害而且不知名的谋士,可这时曹操想要将其招降,已是不可能了,他已与刘备彻底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了。

 再来说下曹操麾下的谋士,主要还是以颍川、汝南这两个地方的能人为核心,因为在这个圈子中,荀彧是核心人物。

 荀彧

 曹操早年起家时,荀彧就一直追随,而且曹操麾下的大部分谋士都是荀彧向其举荐的,最为出名的有司马懿、郭嘉,荀攸、戏志才、陈群等。

 荀氏家族与诸葛亮并没有什么交集,因此荀彧不认识这个大才,也不可能向曹操推举。除此之外,被逼进曹营的徐庶恨透了曹操,又怎会让自己的挚友明珠暗投呢。所以说,曹操与诸葛亮实在无缘共事。

 最后总结一下,假设诸葛亮早年投入曹操麾下,那整个三国的结局不会改变,依然是曹魏统一天下,只不过会提前几十年,不过,历史不会发生那么多的偶然性。

 曹操求贤若渴

 再者说,诸葛亮并不是名门望族出身,而且一直隐居山野,没有任何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天下有名谋士重多,而且曹操麾下谋士与诸葛亮交集甚少,这都是限制,所以综合以上几点,注定了诸葛亮无法投入曹营。

 况且,曹操麾下谋士团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主要为荀彧代表的颍川、汝南圈子,随着圈子不断地扩大,才形成曹魏集团首屈一指的百人谋士团,既然他们是一个嫡系圈子,那就绝对不允许圈外的人进入以威胁自己的地位。

 所以,可以说曹操麾下百人“智囊团”有利也有弊,利是这个圈子人多而且非常团结,弊是像诸葛亮这样有大才能的圈外人是无法被举荐的,因为一个圈子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