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66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朱元璋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可谓是子嗣众多,经历了贫苦的人生,他自然深知那诸班苦楚,于是便将除了太子朱标以及早夭的儿子以外的儿子,尽皆封王。尽显父亲的慈爱与思虑周全。
要说在这26个儿子之中,若说那位是他最为喜爱的,自然是非太子朱标莫属。一众的清一水开国功勋为辅,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汤和、刘伯温等人不是担纲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太保便是担任太子宾客。阵容豪华,可惜的是太子朱标,岁不假年,英年早逝。而在这其中要说朱元璋最讨厌那个儿子则很难抉择,鲁王朱檀谥号为荒;秦王朱樉谥号为愍;最为奇葩的是谭王朱梓连个谥号都没有;那么最为讨厌的儿子是这三位中的一位吗?实则不然,朱元璋最为讨厌的儿子当属五儿子朱橚(sù),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此话出自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御制纪非录》中。《御制纪非录》乃是记录朱元璋当时所分封的藩王的各种荒唐行为,以此用来劝谕他们能够改过自新(当然,这只是场面话而已)。
而关于自己的这个儿子朱橚,朱元璋则用了一句话“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这就是朱元璋对于对自己封为周王的朱橚的评语,认为自古以来愚蠢到此地也便无出其右者,堪称最愚笨。那么又是做了何等荒唐之时,会让朱元璋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中,五儿子朱橚被封为吴王。后来朱元璋因为吴地事关朝廷赋税,便改封为周王,藩地开封。作为九省通衢的开封,本就是数朝古都,又是平原地形,经济富庶,可谓是宝地。但是周王朱橚却志不在此,竟然在洪武二十二年,携家带口跑回了老家凤阳。
《明史》一说,乃是他的岳父冯胜的计谋,有造反之嫌疑。因为作为战功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宋国公冯胜便居于凤阳,更是颇受朱元璋猜忌,便大怒之下,“将徙之云南,寻止,使居京师,世子有炖理籓事”。于是,朱橚便被贬谪到了云南之地,而他的儿子打理藩国事物。
而朱元璋在《御制纪非录》中,也正是此事为引,又加之朱橚在贬谪旅途中,民情风俗无所知,才有了朱元璋的“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的评语。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被朱元璋看不上的儿子,却用一种别有的才华,连外国学者都被他折服,直言他的著作,乃是中世纪最为卓越的本草书。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朱橚有一爱好,尤其酷爱医药,所以便日常钻研。虽然在被贬黜云南,但他却在云南短暂的时间里便组织人力编纂了《袖珍方》。而朱元璋则在贬了朱橚之后不久便将其召回南京。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后来更是将他放归封地开封。虽然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而朱允炆继位,随后更是进行了削藩。作为与燕王朱棣一母同胞的兄弟,朱橚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首批目标。而在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的举报之下,他被废为庶人,又一次被迁到云南。随后又于1402年被召回南京禁锢,但兄长朱棣的靖难之役的胜利,也终于让他重见天日,还增加俸禄。前前后后,他也曾数次被告谋反,多次被征召到京城。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并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事业。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还有画工,十数年如一日。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刊发。于是,他在那个理学逐渐盛行的年代,朱家的王爷们一个个不是贪恋美色,便是炼丹飞升的年代,为我们留下了四部书——《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 其中《袖珍方》为西南边陲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普济方》则被《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乃是巨著,而这其中《救荒本草》则是一本记载植物学的书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述了诸多植物的特性,不仅李时珍认为祥明可以作为依据,徐光启更是将全文直接收录。
这本书更是后来传到日本,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W.T.施温高都认为这本是乃是当时最好的救荒食用植物专著。美国科学史家,学者G.萨顿,更是直言,朱橚的《救荒本草》可能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虽然朱橚在父亲朱元璋眼里或许一文不值,更是有着诸多的越矩行为,但是作为一个王爷,他俨然就是这群富贵窝里出生的纨绔子弟中的另类,更用他的聪明才智,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瑰宝。
1420年十月,再又一次被举报谋反之后,朱橚进京“顿首谢死罪”,回到藩国更是将三护卫献给朝廷,年逾古稀的他早已经看透,1425年去世,被赐谥号“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