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心理学家)_莱比锡_物理学_心理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简介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德国心理学家。

生于下路萨提亚,卒于莱比锡。

1817年入莱比锡大学学医,1822年毕业,定居莱比锡,从事物理学研究和译作。

1834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不久又任哲学教授。

因研究视觉致患眼疾,加上身体虚弱,1839年起卧病达十多年。

晚年,在莱比锡继续从事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和写作,并开展了实验美学的工作。

费希纳喜欢F.W.J.von谢林的自然哲学,具有宗教灵学的神秘思想,并为论证他的泛灵论长期致力于寻求一种科学方法,借以使具有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范畴统一于灵魂之中。

他在德国生理学家E.H.韦伯的研究基础上,假设最小可觉差是感觉的单位,经过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经验公式,即感觉与刺激的对数成正比:S=KlogR(式中S为感觉;R为刺激;K为常数),称为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引起争议。

经多年研究,1882年出版《心理物理学要义》一书,为其心理物理学进行辩护。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出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意图,却有一定的科学基础。

他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为后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工具,并为W.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