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信德(中国体育记者、作家)_威尼斯_信德_波罗

马信德简介

马信德,中国体育记者、作家,中国江苏人。1958出版的《党救活了他》,1982年7月出版《走向世界——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故事》,1985年7月出版《体育新闻学ABC》。《蓝蓝的威尼斯》(1978年12月3日《光明日报》)是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此作品选入了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本(节选)。

马信德资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中文名:马信德

职业:记者作家

代表作品:党救活了他

正文

《蓝蓝的威尼斯》——作品原文

离开罗马刚刚一个小时,道格拉斯G型客机就缓缓地向低空俯冲,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多么令人向往的威尼斯啊!一到罗马,意大利朋友热情地对我说:“没有到过威尼斯,就不算来过意大利。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果真,明珠正迎着人们闪闪发光哩!——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亚得里亚海的瑰宝,是威尼斯人用双手雕塑起来的。这个城市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日趋衰亡,威内托人为了躲避外敌侵略,离开大陆逃到亚得里亚海边岛屿定居。到15世纪,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最富强的“海上”共和国。当时,威尼斯的军舰商船威震地中海,威尼斯商人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描绘当时的情况的。

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听说,原先这里像太湖水乡,也有说类乎苏州城,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的来往不绝。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注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汽船向前驶去,河道逐渐开阔,现代化的摩托艇、汽艇和古老的“公朵拉”并行。“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据说历史上鼎盛时期有一万多艘,现在只保留四百艘了。

我们是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排球赛的,这里是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的一个赛区。体育馆正好坐落在威尼斯市中心里阿托岛上圣马可广场的附近,于是就到圣马可广场去散步。据说,许多年代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马可到意大利各地传教,乘船经过里阿托岛海岸,当时风暴骤起,把船刮到荒凉的沼泽地带搁浅了。马可以为到了绝境,向天祈祷,似乎听到天使在召唤:“愿你平安,马可!你和威尼斯共存。”这样,这位《马可福音》的作者成了威尼斯的护城神,其标志为狮子。现在的威尼斯城徽还是一头狮子拿着一本《马可福音》。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拿破仑把圣马可广场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广场两侧是旧宫殿,底层是各色店铺、餐厅和咖啡馆,出售各色食品和威尼斯名产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等。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在广场的一侧,有一座“叹息桥”。据说,这是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从监狱走向刑场的“必经之路”,犯人每过这里看到圣马可广场的一角美景,无不感叹不已,所以叫“叹息桥”。

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深厚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威尼斯朋友用面条、肉饺招待我们,据说是马可 波罗从中国带来的,现在成了意大利人每餐必备的食品。这位大旅行家至今还被意大利人民所怀念,威尼斯的机场就是用马可 波罗命名的,称为马可 波罗机场。威尼斯人还把马可 波罗时代的帆船保存着,你看,停泊在里阿托岛海滨的古意大利的帆船仿佛正准备扬帆出海。又是马可 波罗和他的伙伴驶向中国吗?不,威尼斯的新一代正满载威尼斯人民的友谊,登上马可波罗机场上的客机,飞向遥远的东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