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_作家、评论家、翻译家)_杨绛_清华大学_东吴大学

杨绛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杨绛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绛

别名:杨季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1年7月17日

逝世日期:2016年5月25日

职业: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翻译《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

代表作品:《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

丈夫:钱钟书

女儿:钱瑗

杨绛人物生平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钱锺书。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1956年,作品《吉尔·布拉斯》经大修大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

1984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1985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

1986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锺书与围城》。

1992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巴黎出版。

1997年,杂志第5期《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十月》发表。

1997年3月4日,其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12月19日,其丈夫钱锺书去世。

200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

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睡觉。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2015年7月17日,杨绛先生迎来104岁生日(如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虚岁算法,是105岁),身体依旧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个人生活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钱锺书。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1956年,作品《吉尔·布拉斯》经大修大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

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

1984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1985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

1986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锺书与围城》。

1992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巴黎出版。

1997年,杂志第5期《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十月》发表。

1997年3月4日,其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12月19日,其丈夫钱锺书去世。

200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

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睡觉。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2015年7月17日,杨绛先生迎来104岁生日(如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虚岁算法,是105岁),身体依旧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主要作品

《将饮茶》、《记钱钟书与

〈围城〉》、《回忆我的姑母》等)

《杂忆与杂写》、《听话的艺术》

杨绛作品风格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节选自《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杨绛社会活动

从2001年起,杨绛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到2014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

杨绛人物评价

“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搜狐网)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锺书评)

“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夏衍评)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周国平评)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作家黎戈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