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28年4月,北魏权臣尔朱荣通过发动河阴之变,将整个北魏帝国的政局都攥在手中。然而,许多先前起兵谋反的六镇余部,依旧在幽燕与河北两地肆虐。因此,注重经济利益的契胡集团若想重开南北商路,就必须将这些拦路虎给逐个铲除。
位于黄河北岸的邺城。
发生在邺城以北的滏口战役,便是尔朱荣亲自操刀,击破义军大佬葛荣的关键性事件。他的胜利不仅让退居南方的洛阳宫廷得以延续,也是北朝两代骑兵之间的殊死之争。
正在--的早期鲜卑贵族。
北魏六镇兵变的主要路线。
次年,葛荣率领自己的部众东征河北。在短时间内就攻破了多座城镇,让疏于防范的官军都疲于应付。期间,他还通过拉帮结派、强行兼并和互相合作等方式,不断同来自六镇的其他起义者联合。直到拿下有重兵把守的信都,又击败和收编了同在当地闹事的杜洛周,成为无可争议的河北之王。
六镇兵变在河北造成了更大灾难。
不过,急速扩张的队伍规模,也让六镇义军的后勤遭遇重大问题。在自己手头就缺乏余粮的情况下,往往只能以最激烈手段对占领区实施强制征收。但也对本地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毁灭性打击,制造出大片赤地无人区和更多要张嘴吃饭的暴走流民。这些人继续充实着葛荣的六镇义军力量,并反向迫使他将将战区不断往南延伸。最终前进到至关重要的邺城附近,并宣传最后会去河南推翻整个北魏王朝。
北魏官军在六镇叛乱者面前并无多大胜算。
此时,经历河阴之变的洛阳宫廷也早就无兵可用。因为自王朝立国之处,大量的军事单位就被评价分配在六镇沿线。如今,这些人已变成来威胁自己的铁杆主力,让帝国瞬间失去了大部分野战单位。余下的近卫军和内地守备队,要么因待遇太过优渥而腐化不堪,要么就是维持治安的二流仆从。显然,要依靠这些人来守住邺城与黄河防线,无异于将更多人送到前线去死。倒是尔朱荣的契胡集团尚能应付,却又在规模上同葛荣的部队差距甚大。
堪称北魏末代权臣的 尔朱荣。
即便如此,尔朱荣还是为集团利益而选择正面因扛葛荣。当得知叛军在8月包围邺城后,迅速集结近7000人的精英部队出击,从平城翻越太行山赶往黄河北岸。后来大闹南朝的侯景,就是这支骑兵大军的前哨指挥官。而他们所需面对的强敌,则是号称人数超过的六镇-河北联军。虽然洛阳方面也准备再抽调人马予以协助,却因各种拖沓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抵达。于是,这场交锋便成为两支六镇人马的大规模内讧。他们的战术编组和策略风格,也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的技术性差异。
联通山西与河北的 滏口径。
公元528年秋季,以侯景为先锋的契胡部队已接近邺城战场。还在忙于围城的葛荣也获悉了对方动向,却对尔朱荣的这支人马非常轻视。首先从血统出生来看,大部分六镇军户都拥有鲜卑血统,属于伟大帝国的核心统治群体。契胡却是依附于他们的仆产业从或雇佣兵,自然要在尊卑等级方面屈居次席。其次,义军规模虽因士卒拖家带口而存有水分,但数量依旧大大超过赶来的解围者。因此,葛荣故意只留下少数人继续监视邺城动向,而让余下部众都到城北扎营。准备用绵延10多里的漫长阵线,堵住对方进入平原区域的滏口。
典型的北魏军队 由具装骑兵和附庸弓箭手组成。
然而,指挥能力能甚的尔朱荣,显然没有因对方的兴师动众而胆怯。他将士兵把行军时的乘马都留在山谷内侧,故意捣鼓出有更多部队抵达的极限。接着便率领真正的战兵骑战马出列,分头穿插敌军各阵营之间的空隙,直扑葛荣本人所在的中军位置。由于义军内部已经掺入了大量流民和破产军户,连基本的马匹都负担不起,只能原地呆在营垒内据守。加之彼此间的距离过于漫长,根本没可能对首领实施任何援助。
典型的北朝具装马甲。
于是,整场战役就成为尔朱荣与葛荣中军之间的骑兵作战。后者作为老派的鲜卑军户,自然以武装到牙齿的具装甲骑充当决定性力量,并辅以优秀的轻骑兵保证相互协同。这种战法最早成书于公元前2-1世纪的西亚帕提亚帝国,并随着贸易和技术交流而不断东传,最早在北魏军队的身上得到了再次复兴。
1名非常典型的北朝具装骑兵。
不少六镇残兵 被尔朱荣冲入契胡集团。
眼看首领和整支中军的溃败,分布在两翼的义军也士气全无,争相跑来向侯景和尔朱荣投降。后者也没有对这些人打开杀戒,而是就地宣布将他们全解散。稍后又派人到这些散兵游勇中招募新丁,成功为自己的部属又增添了大股可用之兵。
整个北魏朝廷也只能进一步划入对契胡集团的深度依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