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岛之战(严岛合战:日本西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巅峰之作)_大内_水军_家臣

在1555年的日本战国时代,严岛却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战场。当时的西国霸主大内氏,联合了新崛起的国人众、领有安艺和备后两国的毛利元就,为争夺地区霸权展开决战。此战以毛利元就完胜与大内氏彻底衰落告终。毛利元就也以此一转攻势,逐渐发展为支配中国地区十国的战国大名。

毛利氏的家族标志。

镰仓幕府建立后,作为幕府重臣的大江季光,得到了相模国爱甲郡的毛利庄作为封地。他的后代便以“毛利”为氏。当镰仓幕府于1333年灭亡后,季光的孙子毛利时亲为躲避南北朝时代的战乱,举家迁往安艺地区隐居。从此,安艺便成为毛利氏世代繁衍之地。到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早期,毛利氏已经成为安艺国内的著名国人众。

毛利家的始祖 大江氏。

作为家督毛利弘元的次子,毛利元就原本不具备继承家督的资格。但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父亲和兄长的一系列变故,使毛利元就最终成为家族的领导者。

1500年,毛利弘元由于无力应对危局宣布退隐,将家督传给长子毛利兴元。他本人也因酗酒无度于1506年暴毙,年仅40岁。新家督毛利兴元同样享年不永,在1516年早逝,年仅24岁。他的儿子幸松丸只有2岁,根本无法履行职责。于是, 19岁的毛利元就只得承担起辅佐侄子的重任。毛利的家臣们起初并不信任这位青年,导致毛利氏陷入主弱臣疑的不利局面。然而,毛利元就很快便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家臣们的顾虑。

早期毛利家的坟墓。

1517年,毛利元就成功击败了入侵领地的安艺武田氏,赢得了自己的首次军事胜利。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元就先设伏击杀了围攻有田城的武田军先锋--猛将熊谷元直。随后对武田家家督武田元繁的主力部队发起成功夜袭,在乱军中将其一举击杀。主将既死,武田军便纷纷作鸟兽散,安艺武田氏经此重创后也一蹶不振。

此后,毛利元就的地位便显著提升,成为毛利氏的真正话事人。然而,毛利氏的不幸还没结束。1523年,只有8岁的家督幸松丸夭折,元就和异母弟相合元纲又为争夺家督爆发内战。到1524年,实力占优的元就最终胜出,杀死了相合元纲,开始了自己的家督生涯。

毛利元就的画像。

有了兄弟阋墙的前车之鉴,元就继任家督后便低调行事。他与大内义隆联姻,并以大内氏臣属的身份为掩护逐渐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大内氏的支援下,元就击败了另一位劲敌尼子晴久的攻势。接着元就也配合主君,于1539年彻底消灭了安艺武田氏。

随后,元就借助与大内氏的良好关系,开始缓慢扩张。他通过联姻和军事援助等手段赢得了吉川氏、小早川氏等安艺国人众的支持,逐渐确立了著名的“毛利两川体制”1550年时,毛利元就已跻身战国大名之列,开始踏上争夺天下之路。

毛利氏被大内氏与尼子氏两大势力所包围。

大内氏的家族徽章。

和毛利氏相比,大内氏的实力显然要雄厚得多。自从室町幕府时代以来,大内氏就稳固控制着周防、长门和九州岛北部地区。

勘合贸易与南蛮贸易让大内氏一度非常富有。

大内义隆的画像。

显然,大内义隆低估了陶隆房的力量。有“西国第一侍大将”之称的陶隆房,也是大内政权的重臣之一。他曾担任大内军的总大将,并在义隆退隐后掌握军队实权,有着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在失势之初,陶隆房仍然多次向主君进谏,但却因此令义隆更为厌恶。出于对失势的不满和对义隆的怨恨,陶隆房于1550年时便与其他重臣商定了废黜义隆,改立义隆之子义尊为家督的计划。这一计划也得到了毛利元就的默许。

1551年9月,陶隆房见时机成熟,便率兵制造了著名的“大宁寺之变”,迫使逃入大宁寺避难的义隆和义尊父子自杀。随后,陶隆房又改立大内义隆的侄子大友晴英为家督,并取新家督姓名中的“晴”字改名为陶晴贤,成为大内政权的实际统治者。

大宁寺内的大内义隆主从之墓。

作为大内义隆的女婿,毛利元就对陶晴贤的弑主之举极为不满,决定与陶晴贤决裂。只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受劲敌尼子氏的进攻,元就只得暂时压抑怒火,表面上仍然向大内氏效忠并静待时机。

他深知那些不满义隆堕落的大内氏武将们支持政变,但大内氏家臣中反对晴贤者同样不少,大内氏的新政权其实极不稳固。待到反陶晴贤势力兴兵作乱、令他焦头烂额之际,再打出为岳父复仇的旗号征讨陶晴贤,才是能够赢得人心的上策。当然,元就渴望的时机并没有等待太久。

毛利元就很快就与陶晴贤兵戎相见。

首先举兵反对陶晴贤的大内氏家臣 吉见正赖。

1554年,大内义隆的姐夫吉见正赖率先打出“为义隆复仇”的旗号起兵叛乱。陶晴贤认为此时正是扫清所有反对派的最佳时机,便开始召集部下准备征讨正赖,并下令让毛利元就参与此次征讨。

折敷畑之战的进程图。

然而,陶晴贤毕竟还是图样。眼见时机已至,毛利元就当即决定与吉见正赖结为同盟,公然宣布与陶晴贤决裂,并趁着陶晴贤率军征讨正赖之际借机扩张领地。陶晴贤对元就的背叛感到极为愤怒,决心在击败正赖后消灭毛利氏。在经历数月围攻后,陶晴贤于1554年8月迫使正赖臣服。接着马不停蹄地派部将宫川房长率领4000人的部队向毛利氏进攻,准备夺回此前被元就攻占的樱尾城。就此展开了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折敷畑之战。

虽然元就及时得知了敌军驻扎在樱尾城西部的折敷畑山的消息,但却因受到错误情报影响而将这支敌军认作陶晴贤的主力部队。于是元就不敢怠慢,动员了领内大多数战力3000人前往樱尾城救援。尽管认错了敌军主将,但元就的指挥却并不含糊。他准确地认识到敌军劳师远征,此前在与吉见正赖的战斗中又损耗颇大。因此不宜给敌军休整之机,速战速决方为上策。

9月14日夜,元就命全军兵分四路,趁夜色对宫川军发动奇袭。毫无防备的宫川军因困在山区之间行动不便而迅速崩溃,主将宫川房长也被毛利军杀死。就这样,折敷畑之战以元就完胜告终,陶晴贤出师不利、先折一阵。

折敷畑之战是毛利元就对陶晴贤的首次胜利。

毛利元就的胜利 惹得陶晴贤亲自出马。

虽然元就初战告捷,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此时实力雄厚的陶晴贤仍然能够动员2万余军队,对比元就的最大战力4000人而言优势明显。在双方部队素质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正面对抗并非良策。于是,元就借鉴此前击败武田元繁和宫川房长的经验,决定将陶晴贤吸引到战场狭小的严岛进行决战,再次发挥自己擅长奇袭的优势一举胜之。但要如何才能将陶晴贤从对他有利的开阔战场引诱到对他不利的狭小战场上呢?

为了使计划奏效,元就首先在严岛上新建了宫尾城,并将不久前从陶晴贤处策反的部将安置在城中驻守,试图以此激怒陶晴贤。在元就的指示下,家臣桂元澄向陶晴贤诈降,表示愿与后者一同夹击毛利军。此外,元就还阻断了陶晴贤从陆路进攻的路线。

毛利元就 首先在严岛上新建了宫尾城。

得知上述情报后,陶晴贤便决定从海路向严岛进军。部下弘中隆兼则极力反对这一计划,他认为大军在狭小的岛上不利调度,试图劝说陶晴贤集中优势兵力从陆路突破。然而,陶晴贤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他看来,只有500守军的宫尾城不足为虑,元就为了防备尼子氏的入侵也无法完全调集所有力量。这就使得双方的兵力差距更加扩大。更重要的是,作为濑户内海贸易路线上的重要据点,严岛的战略价值也不容忽视。攻占严岛之后,他还能以此为据点直接进攻元就控制的安艺、备后地区。

基于这一考虑,陶晴贤于1555年9月21日率领余人的主力部队,在500艘水军船的掩护下登陆严岛。拉开了严岛合战的序幕。

陶晴贤率领水军攻打严岛驻军。

既然陶晴贤已经按照计划登陆严岛,元就便开始实行计划的下一部分。在宫尾城守军吸引敌军攻城期间,拉拢驻扎在能岛和来岛的村上水军,通过水军作战赢得制海权。随后再利用水军掩护陆军登岛实施斩首作战。

对于水军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陶晴贤同样心知肚明。为确保水战成功,他还向九州的大友宗麟请求支援,并试图使村上水军保持中立。幸运的是,元就部下重臣小早川隆景的家臣乃美宗胜与村上水军首领村上武吉有着亲戚关系。在乃美宗胜的努力下,村上武吉同意加入毛利军作战。这无疑极大增强了毛利军的实力。

前进中的毛利氏水军。

计划不如变化快。正当元就准备等待小早川水军和村上水军会合后再发动进攻时,宫尾城于9月27日传来急报、迫切请求援军。在战况急迫的情况下,元就只得一面加紧动员,一面催促村上水军尽快集结。

到9月28日,拥有约300艘船的村上水军终于加入毛利军,使毛利水军的船只增加到400艘左右。

加入毛利一边的村上水军。

1555年10月1日拂晓,毛利元就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毛利军本队、宫尾城守军和小早川部从三个方向对陶晴贤军发起了突袭。还在睡梦中的陶晴贤根本没有料到元就的主力部队会突然降临。他在慌乱之中也顾不上指挥全军反击,开始逃向岛屿西南部。

发起进攻的毛利与村上联军。

混战之中,陶晴贤的大军也因调度无序成了累赘,各自为战的部将们反而加剧了全军的混乱。陶晴贤的水军部队也被毛利水军击败,使得岛上的陆军部队完全成为了瓮中之鳖。虽然弘中隆兼为掩护主君撤退,依然努力重整败军抵抗毛利军的攻势,但已无力回天。

心灰意冷的陶晴贤也不愿成为俘虏,留下了“何惜何怨溯本求原,天命注定在此身中”的辞世诗后,便在严岛西岸的大江浦切腹自尽,年仅35岁。三天之后,毛利军也将岛上的陶晴贤军彻底扫清。坚决反对陶晴贤登陆严岛的弘中隆兼,也在10月4日为主君尽忠战死。至此,严岛合战以毛利元就的完胜告终。

陶晴贤的部队在突袭中遭至惨败。

毛利军在此战中获得了杀敌4780、俘虏3000余的可观战果。战后次日,元就还下令用海水清洗了严岛神社内的血污。

严岛合战的失败与重臣陶晴贤的死亡,导致大内氏的势力被严重削弱,已经无法与毛利氏抗衡。此战也为毛利氏争夺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严岛合战后不久,毛利元就又发动了著名的“防长经略”,于1557年彻底消灭大内氏。从一介国人众一跃成为控制五国的战国大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