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绣文(中国电影与话剧演员_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配音演员_中国影剧界“四大名旦”之一)_话剧_黟县_演出

舒绣文简介

舒绣文(1915年-1969年3月17日),中国电影与话剧演员,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配音演员,被誉为中国影剧界“四大名旦”之一。

原籍安徽黟县,生于安徽安庆,卒于北京。

1931年开始艺术生涯。

1932年在杭州加入左翼话剧团体五月花剧社。

不久与上海的艺华影片公司、明星影业公司签约,并参加中国旅行剧团演出,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为影剧两栖演员。

1933~1937年,主演了《中国海的怒潮》、《劫后桃花》、《热血忠魂》、《压岁钱》等影片,还成功塑造了《梅萝香》、《原野》和《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抗日战争开始后,她在武汉、重庆从事救亡演出活动。

相继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塞上风云》、《血溅樱花》等影片,并参加了几十出话剧演出,艺术上日臻成熟。

她戏路宽广,中外古今的正反面角色、悲剧及喜剧人物,都能演得真实可信。

如《天国春秋》中的洪宣娇、《棠棣之花》中的聂荌、《蜕变》中的丁大夫,都获得较高评价。

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参加话剧《清宫外史》等剧的演出,更多的是拍摄电影。

1947年全国评出的10部优秀影片中,她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列第一,《裙带风》名列第三,并被评为当年最出色的女演员。

1950年起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1957年调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话剧舞台上先后塑造了《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丽娅等人物形象。

其中,《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标志着她的表演艺术达到了最佳境界。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以及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舒绣文原籍安徽省黟县九都舒村(宏村镇屏山村),祖父舒斯笏是晚清进士、兵部主事。

她于1915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六岁时移居北京,父亲在中学教书。

14岁时因父亲失业,家境贫困被迫当舞女。

1931年到上海谋生,在天一影片公司教国语,随后加入集美歌舞剧社当话剧演员。

1930年代初加入田汉的五月花剧社和春秋剧社。

抗日战争时期,舒绣文在重庆后方演出大量爱国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

抗战胜利后,演出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王丽珍形象,成为她的代表作。

1957年舒绣文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扮演了话剧《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和《关汉卿》中的朱帘秀等形象。

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舒绣文曾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文联委员等职务。

舒绣文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斗,于1969年3月17日去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