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简介
夏衍(汉语拼音:Xia Yan;1900-10-30~1995-02-06),中国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本名沈乃熙,字端轩、端先。
生于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卒于北京。
1919年,在杭州参加五四运动,参加创办进步刊物《浙江新潮》。
1920年夏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色科。
1920年公费保送日本留学。
次年考入日本北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留日期间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
1924年经孙中山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5年底取得工学士学位后到东京参加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组成的国民党驻日总支部的工作,任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夏衍在日本受到国民党右派的通缉并被开除党籍,于5月离日回国。
同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8年,翻译本间久雄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概论》、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高尔基的《母亲》等书。
第一次把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M.高尔基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
同年冬,在内山书店结识鲁迅、尾崎秀实和山上正义。
1929年秋,与郑伯奇、钱杏邨等发起和领导了上海艺术剧社,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剧社,也是夏衍和戏剧发生关系的开始。
同时,又与冯乃超、沈西苓等人编辑左翼文艺刊物《艺术》月刊。
它的存在为团结戏剧界、引导戏剧运动方向起到很大作用,并为后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夏衍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常务委员。
同年8月1日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夏衍为负责人之一。
1932年6月夏衍、 郑伯奇、阿英等进入明星影片公司,任“编剧顾问”,制定了为进步电影奠定基础的方案,并把具有进步思想的剧人输送进电影界,同时开展对苏联电影作品和理论的评介。
1933年3月,党的“电影小组” 成立,夏衍任组长,从此他退出了“左联”的工作,成为30年代左翼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编剧和影评家,写了大量电影剧本,如创作《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前程》、《风云儿女》、《白云故乡》、《恋爱之道》,以及根据茅盾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春蚕》等电影剧本。
1934年创作第一部多幕剧《赛金花》,以历史上的庚子事件为素材,讽刺国民党当局的投降外交。
1936年11月由四十年代剧社在上海首演, 12月在南京演出时,遭到国民党当局禁演。
与此同时,夏衍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同仇》(1934)、《女儿经》(合作,1934)、《自由神》(1934)、《压岁钱》(1935),独幕剧《都会的一角》和《中秋月》,历史剧《秋瑾传》(《自由魂》)。
《秋瑾传》发表于1936年12月的《光明》2卷1、2期上,1937年在上海首演。
剧作以民主革命女英雄秋瑾英勇斗争和就义的事迹为题材,表现和歌颂了秋瑾舍生取义的巾帼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痛斥了清朝统治者及其走狗。
在艺术追求上,此剧与《赛金花》有所不同,不再是夸张的讽刺,而是努力写出特定环境中新的艺术形象。
1936年写短篇小说《泡》,第一次署用“夏衍”笔名。
6月发表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作《包身工》。
1937年夏衍创作《上海屋檐下》,1939年1月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
这是他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剧作。
夏衍从《上海屋檐下》开始,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作个性,确立了深沉、凝重、清馨、淡远的艺术风格。
七七事变以后,夏衍以“进步文化人”的公开身份,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一战线和宣传工作。
1937年8月,奉命做郭沫若助手,出版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的机关报《救亡日报》,任总编辑。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救亡日报》辗转广州、桂林,直到1941年2月被反动派查封为止,坚持3年多,对宣传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起了很大作用。
其间,夏衍除报社工作、“统战”工作及联系各地抗敌演剧队的工作外,还创作了多幕剧《一年间》(1938)、《心防》(1940)、《愁城记》(1940)和独幕剧《赎罪》(1938)、《娼妇》(1939)、《冬夜》(1941)。
《心防》描写以刘浩如为首的进步新闻和戏剧工作者,在上海已成为“孤岛”的险恶环境下,为了保卫这一条500万人的精神防线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刘浩如最后虽遭汉奸暗杀,但后继者告慰他的是:“咱们的防线是不会失守的”。
《心防》保持了《上海屋檐下》的艺术风格,使人感到朴素而亲切。
此剧于1940年由欧阳予倩导演,广西艺术馆话剧实验团首演。
1941年2月初,夏衍离开桂林到中国香港 ,在廖承志领导下,与邹韬奋、范长江等人筹办《华商报》(1941年4月8日正式出版),夏衍负责文艺副刊。
这一年夏衍还任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周刊编委,写了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春寒》。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华商报》被迫停刊,夏衍和大批民主人士及一批地下党员于翌年1月返回内地。
2月5日抵桂林,与洪深、田汉合著《再会吧,中国香港 》。
由欧阳予倩导演。
但未等上演即遭查禁,后改名《风雨同舟》上演。
1942年4月夏衍抵重庆后做文艺界和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他和于伶、宋之的、司徒慧敏、金山等人把一些从中国香港 撤退回来的戏剧界人士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艺术剧社,写了剧本《芳草天涯》。
1945年经过修改后,9月在重庆公演。
这部剧本写的是抗战中城郊一角的日常生活。
剧本充分发挥了夏衍写作洗练、严谨、深沉的特点,通过日常生活写出了真正的戏。
此间他写了大量的政论、杂文、文艺评论文章,还写了多幕剧《水乡吟》(1942)、《离离草》(1944)、《法西斯细菌》(1942),改编了《复活》(1943),与于伶、宋之的合写了《戏剧春秋》(1943)。
这个时期夏衍最成功的剧作是《法西斯细菌》。
作者写了俞实夫、赵安涛、秦正谊3个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在民族存亡关头的九一八、八一三和中国香港 沦陷的情境中,展示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道路。
在艺术上《法西斯细菌》除保有《上海屋檐下》奠定的风格外,最成功的是人物刻画。
三个主人公性格鲜明,行为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可信,外部事变只是为他们性格内在因素的显现和生发提供条件,一切发展都符合性格的逻辑。
由于着眼点是写人,因而动荡年代中人的活动给情节带来了丰富性、戏剧性,是40年代写现实题材最成功的剧作之一,也是夏衍在《上海屋檐下》之后的一个新的高峰。
《法西斯细菌》于1942年10月在重庆由中华剧艺社首演,导演洪深。
1944年8月,夏衍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9月夏衍抵南京,旋即去上海筹办《救亡日报》复刊工作。
10月即以《建国日报》名义复刊。
因“敢讲真话”,“有些事情开舆论之先”,10月即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下令查封。
夏衍等人则组织主张和平建国的知名人士,通过各种渠道,把反对内战、要和平、要民主的文章发表在各大报上,造成一时颇有声势的舆论。
1946年7月,夏衍到南京梅园新村的中共代表团工作。
10月受命经中国香港 去新加坡向陈嘉庚和南洋侨领及文化界人士致意与慰问,并把国内形势和中共今后的政治、军事方针向他们作了传达、说明,同时为中国香港 进步文化事业募捐。
1947年8月回到中国香港 ,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中国香港 工委委员(后任书记),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统战工作。
1949年4月夏衍离中国香港 赴北平,5月随陈毅进入上海,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管制委员会副主任,负责文教单位的接收工作。
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建立后,夏衍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之后任外交部亚洲司第一任司长。
1950年,夏衍创作电影剧本《人民的巨掌》。
1954年11月,夏衍任文化部副部长,分管电影与外事工作,1955年7月到任,直至1965年被免职。
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根据鲁迅原著改编了电影剧本《祝福》(1956),根据茅盾原著改编了电影剧本《林家铺子》(1958),根据陶承小说《我的一家》改编了电影剧本《革命家庭》(1961),根据巴金原著改编了电影剧本《憩园》(1962,影片名为《故园春梦》),与水华合作,根据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改编了电影剧本《烈火中永生》(1964)。
这些根据小说改编的剧作风格朴实,结构严谨,时代气息浓厚,人物形象饱满,既体现了原著的神韵风采,又达到了电影艺术的新高度,成为中国改编电影剧本的优秀典范。
1956年他还写出剧本《考验》,主要表现在新形势面前,党的领导干部两种不同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这个剧本所提出的问题,在当时既有普遍性,也有典型性,因而曾在各地多次上演,并在第一届话剧观摩会演中获奖。
1962年5月,他与水华同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编剧奖。
此外他还写了大量文艺理论文章和电影理论专著。
“文化大革命”中,夏衍遭受迫害,被投入监狱达8年之久。
1977年后,重回电影领导岗位,曾任文化部顾问、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1982~1985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夏衍的著作有理论著述《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1959)、《电影论文集》(1961)、《夏衍论创作》(1982),作品集《夏衍剧作集》(三卷,1984~1986)、《夏衍电影剧本集》(1985),杂文《劫余随笔》(1948)、《蜗楼随笔》(1949)、《杂文与政论》(1959),回忆录《懒寻旧梦录》(1984)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