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可勒尔家族简介
贝可勒尔家族(汉语拼音:Beikele'er Jiazu;英语:Becquerel family),法国从事物理学与化学研究工作的贝可勒尔祖孙三代学者。
其中尤以化学家A.-H.贝可勒尔最为著名。
A.-C.贝可勒尔(1788~1878)是电化学家 ,A.-H.贝可勒尔的祖父。
1788年3月7日生于卢瓦雷的卢万河畔沙蒂永,1878年1月18日卒于巴黎。
他发现了压电效应, 进而研究对矿物的热电效应。
1829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38年为法国自然史博物馆第一任的物理学教授。
他的突出贡献是对伏打电池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他用自制的电池从矿物中成功地提取到各种物质晶体,这种方法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由于此项成果,他获得了183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
他还对温差、摩擦及化学反应的生电效应进行了研究。
他最主要的著作是《电和磁及其与自然现象关系的实验研究》。
A.-E.贝可勒尔(1820~1891)是实验物理学家,A.-H.贝可勒尔之父。
1820年3月24日生于巴黎,1891年5月11日卒于同地。
1840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后在凡尔赛农艺学院任物理学教授。
1852年任自然史博物馆物理学教授。
186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78年任自然史博物馆物理学教授。
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发光现象的研究。
1839年,他发表了对温度影响磷光持续时间的研究成果。
1843年他证明了磷光均由一些特定频率之光的激励而引起,并随激发光的消失而消失。
1857~1859年,他进行了三项开拓性的发光现象的研究,出版了重要著作《物体在光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发光效应的研究》。
他发明了一种磷光计,并用之鉴定新的磷光物质,认为荧光只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磷光现象。
A.-H.贝可勒尔(1852~1908)是物理学家,放射性的发现者。
1852年12月15日生于巴黎,1908年8月25日卒于布列塔尼。
1877年毕业于巴黎桥梁公路学校。
1892年继其父A.-E.贝可勒尔为自然史博物馆物理学教授。
1908年任法国科学院院长。
A.-H.贝可勒尔早年致力于光学研究。
1875年起主要研究M.法拉第发现的磁光效应。
1883年开始了对红外线的研究。
1886年转向晶体对光的吸收的研究,由此而于1888年获博士学位。
他发现了荧光晶体(如钾铀酰硫酸盐)能使黑纸包封着的照相底片感光,而认为荧光和当时W.K.伦琴所发现的X射线的本性相同, 并在 1896年向法国科学院送交了有关的报告。
进一步实验,他又发现显然不发荧光的铀化合物也会使密封的照相底片感光,这显然是与荧光无关的;他由此断定含铀晶体会发出一种强穿透性的射线。
最后,他从纯铀得到强得多的这种射线,得到这类晶体所以发出这种射线是来源于金属铀的结论。
因此,他是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的物理学家。
后来他又由实验发现这种射线中有在电磁场作用下不偏转者,这点与X射线性质相似;但有些却产生偏转,因此这是不同于X射线的新射线,当时称之为贝可勒尔射线。
在居里夫妇发现了钍、钋之后,于1900年,A.-H.贝可勒尔又从镭放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这种射线是高速(1.6×1010厘米/秒)运动及荷质比为10-10千克/库仑的带负电的粒子,他断定即J.J.汤姆孙所发现的电子,并取名为β射线。
1904年他又发现了放射性衰变。
由于他发现了放射性及进行的研究,使他与居里夫妇于1903年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