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瓦西父子(K.史瓦西_M.史瓦西_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_天体_恒星_天文台

史瓦西父子简介

史瓦西父子( Schwarzschild, Karl and his son Martin ),K.史瓦西(1873−10−09~1916−05−11) 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生于法兰克福,卒于波茨坦。

他16岁时写出关于三体问题周期解的论文。

1896~1900年在维也纳天文台和慕尼黑天文台工作,1901~1909年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和大学天文台台长,1909~1912年任波茨坦天体物理台台长。

1912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K.史瓦西

K.史瓦西在天文学的几个领域中都有贡献。

在实测方面,在格丁根大学工作期间,他发现了照相底片变黑定律,发明了焦外照相法天体测光,奠定了照相测光的基础。

在理论方面,他于1906年将辐射平衡的概念引入天体物理学,最先清楚认识到辐射过程在恒星大气热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处理这种过程的数学方法。

1907年,他把近代统计方法应用于天文研究,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恒星速度椭球分布。

此外,他对天文光学仪器的设计理论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理论物理方面,他是玻尔原子光谱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他和A.J.W.索末菲彼此独立地提出了一般的“量子化定则”,得出斯塔克效应的完整理论。

1916年,他找到了广义相对论球对称引力场的严格解,即史瓦西解。

这个解描述了球形天体附近的光线和粒子的运动行为,在现代相对论天体物理,特别是黑洞物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他还首先提出,在离致密天体或大质量天体的中心某一距离处,逃逸速度等于光速,即在此距离以内的任何物质和辐射都不能溢出。

后人将此距离称为史瓦西半径,并把上述天体周围史瓦西半径处的想象中的球面,叫作视界。

M.史瓦西

M.史瓦西,(1912−05−31~1997–04–10)K.史瓦西之子,生于波茨坦,卒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霍恩。

1935年在格丁根大学获博士学位。

1936~1937年在挪威奥斯陆天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37年移居美国,先在哈佛大学天文台任职,1940~194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台工作。

后来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任教授。

195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0~1972年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他早期的工作是研究脉动变星、恒星动力学结构,稳定恒星的质量上限,太阳氦丰度演化等。

1950年后研究红巨星模型,1952年,他同A.R.桑德奇合作,提出关于恒星从主星序到红巨星的迅速转变,可用包括两种能源的模型来解释:一是氢壳层燃烧;一是核心引力收缩。

几年后同F.霍伊尔合作研究了星族Ⅱ恒星的演化、球状星团、赫罗图的解释、晚期演化中的“氦闪”和元素丰度问题。

其结果都包括在1958年所写的《恒星的结构和演化》一书中。

1960年后他研究湍流和对流问题,研究太阳米粒组织,主持气球飞行计划以获得太阳高质量照片。

这个成功的计划后来扩大到行星和晚期恒星红外分光光度测量的领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