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清末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_书法_注疏_光绪

杨守敬简介

杨守敬(1839年6月2日-1915年1月9日),谱名开科,榜名,更名守敬,字惺吾,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

清末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

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

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宫学教习,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

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

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

1915年1月9日,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76岁。

生平

杨守敬1839年出生于 湖北宜都陆城镇,表字惺吾。

同治元年(1862年)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1865年考取景山官学教习。

以后他一共七次进京赶考,虽然没能考中,但结识了潘祖荫和张之洞等著名人物。

杨守敬很小就对地理感兴趣,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来注疏郦道元6世纪的《水经注》。

因为他通晓理知识,1880年出使日本,在驻日钦使黎庶昌手下充任随员。

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西化,传统的中国出版物不再流行,变得十分便宜。

因此,杨守敬和黎庶昌在日本购买了上万本中国古籍,有的在中国也很难找到,甚至是在中国绝版的。

这些书在1884年以《古逸丛书》之名出版。

(杨守敬去世后,国民 收购了他的收藏,将他的藏书大都保存在国立故宫博物院。

回国后,杨守敬先后在武昌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改名存古)学堂总教长,筑邻苏园,藏书甚丰,曾参加《荆州府志》的编纂。

宣统元年(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省通志局纂修。

武昌起义后,有歹徒持枪入屋,声言“借盘费。

”避居上海。

袁世凯任大总统,欲聘其为顾问,以“年老无意出山”拒绝赴任。

晚年在上海卖字为生,自号邻苏老人

民国四年(1915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逝世后,民国 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茔龙窝。

成就

杨守敬二十五岁前往北京,即好金石学,搜求汉、魏六朝金石文字,结交好友潘存。

杨守敬在四十一岁的《年谱》写:“孺初(按潘存)以穷京官,自顾不暇,而啬衣缩食,以济吾用。

……记之以告子孙,其恩不可忘也。

”同治六年(1867年)着成《激素飞清阁评碑记》。

《三续寰宇访碑序》中说:“同治癸亥,余年二十有三(三当五)。

入都,即好金石之学。

《望堂金石二集》中说:“余癸亥入都,游法源寺,见翁刻尚存……往拓乃得数纸。

在日本期间,收集散佚在日本的中国古籍,写成《日本访书缘起条例》。

在大阪市,有人见杨购书,“莫不窃笑癖而且痴,而余不顾也。

”回国后黄公度鼓励他写成《日本访书缘起条例》。

其亦好研究《水经注》。

潘存为《水经注疏》初稿题《叙语》:“楚北杨君惺吾,博览群籍,好深湛之思,凡所论述,妙语若百诗,笃实若竹汀,博辨若大可。

尤精舆地之学,尝谓此事,在汉以应仲远为陋,在唐以杜君卿为疏,此必有洞见症结,而后敢为斯言,所谓眼高四海空无人者也。

所撰《历史舆地图》,贯穿乙部,《隋书地理志考证》,算及巧历,而《水经注疏》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足使谢山却步,赵、戴变色,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蕴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达,不我河汉。

光绪三年(1877年)《水经注疏·江水》的初稿写成。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弟子熊会贞撰写《水经注疏》稿成。

杨守敬每每点出:“此戴袭赵之确证。

《虞初近志·杨守敬传》记载:“后十余年,与衍相见京师,则亟出《水经注疏》稿本相质,曰:‘吾书幸以成,多弟子熊生助属稿。

’”陈垣曾与胡适论杨守敬《水经注疏》的成书年代。

胡适根据杨守敬致梁鼎芬两封只署有“四月十三日”信札,于1948年8月14日写成《跋杨守敬论水经注案的手札两封》,考证此二信杨守敬写于光绪十九年或再后一年,陈垣回信说:“大跋在杨守敬写给梁鼎芬的信里,发见杨守敬光绪十九年还没有《水经注疏》的著作”。

陈垣则认定信写于光绪二十三年。

吴天任根据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卷五“黄州诗”的记载,认为信写于光绪二十年,似较为可信。

(见《杨惺吾先生年谱》)

《水经注疏·卷五》,顺帝更名安平……道元误矣。

戴改安帝。

杨疏:“赵氏不捡……而……以订郦氏,大谬。

戴氏亦不加详考,竟依改,可哂也。

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罗振玉给杨守敬信中,称赞其“舆地之学”与王念孙、段玉裁之“小学”、李善兰之“算学”为当时的“三绝学”。

工书法,宗欧阳询,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

藏书40万卷。

著有《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水经注疏》、《隋书地理志考证》、《寰宇贞石图》、《日本访书志》等。

民国八十年(1991年)王永瑞编审《杨守敬集》。

书法

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

在日本期间,杨守敬以精湛的汉字书法震惊东瀛,折服了许多书道名家。

他还应邀讲学、交流书艺,且收录弟子,在当时的日本书道界括起了一股“崇杨风”,其影响至今犹存。

杨守敬的书法在其众多的成就中,位列第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书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虞逸夫)的地位。

杨守敬主张书法要“变”,变即是创新。

他阐述后人的书法与前贤的书法“笔笔求肖,字字求合,终门外汉也”。

他所著述的《楷法溯源》,洋洋洒洒14卷,目录1卷。

顾名思义,他是在探寻楷法的源流,也是在论述文字的变革、书法的创新。

“顾氏隶辨,皆依韵分篇,便于检寻,然而偏旁错杂,不足于见八法之变”。

“北朝唐碑各有体格一碑,又有碑之体格,有必不容出入者,可以兼擅诸家之长,若使一字北朝、一字唐碑,岂复成章法,此书之作欲使学者通书法之变”。

杨守敬在此书中如此反复论述书法之变,其创新意识自然溢于字里行间。

历代书家定论在书法上要有新造诣,必须具备“三要”,即一要天分,二要多见,三要多写。

杨守敬在肯定前人三要的同时,又增以二要,即一要品高,他认为“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应该肯定,这是其数十年对书法、对人生的感悟。

杨守敬不仅学富,而且品高。

一是潜心艺事,无心仕途,十分痛恨统治人民的当权派。

他曾被礼部选为安徽霍山知县,他以“力辞不耐薄书”而拒任。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为了笼络人心,聘他为顾问,并加以参政任,他又以“年老无意出山”拒绝赴京就任。

二是资助乡里,体贴民众。

三是热爱祖国,驻日期间,购回了大量流失日本的中国古典文化书籍,许多还是孤本,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典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守敬于书法,真草隶行篆诸体皆擅,但最具特色的当推其行楷。

其门人熊会贞称杨守敬“传世书法古茂,直逼汉魏,盖世无双”。

虽有些过誉,但仍可窥见一斑。

其年谱中“求书者接踵于门,目不暇接继之以夜”的记录,可知其书法在当时的影响。

陈上岷先生对杨守敬的传世书法更是情有独钟,“熔汉铸唐,兼有分隶引楷之长,在清代末期,真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独拔艺林”。

究其原因,一是见识广博。

大凡作为书家,只有学富,才能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

杨守敬先生即是如此。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杨守敬先生说:“多读书自能作文,多看名迹自能书”,这是至理名言。

毕保厘在《楷法溯源》序中说杨守敬“收奇选异,积篑成山”。

勿庸置疑,见识广博是其书法风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二是碑帖并尊,这是杨守敬书法制胜的高明之处。

历代书家重视南帖,而杨守敬更注重北碑的研习。

有清一代,大兴碑学,有人拒之南帖,把碑和帖绝对起来。

而杨守敬始终碑帖并尊,唯美是尚,力破传统,自立门户。

因此,其传世书法形神兼备,光彩照人。

“既有金石碑碣的苍劲,如刀劈斧削,又有法帖的秀逸,颇有英姿而无媚骨”(陈上岷语)。

“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

”所谓藏锋者,并外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之谓。

后人求藏锋之说而不得,便创为中锋以当之。

其说亦是甚辩,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

且不说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诸法之妙乎?”这则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对先贤“笔笔中锋”、“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是一个重大的撞击,也让人明白了一种哲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

更可贵的是杨守敬不作凭空臆造,不作无稽之谈,而是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的理论,并使之光大。

这样,促成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有异人之趣的笔意。

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其书法高古、深远、质朴、秀逸的一面。

光绪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庶昌的随员期间,广泛搜集国内散佚的书籍,并带去汉、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余册,致力于六朝北碑书法的传授,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贡献。

著有《书举要》、《评碑记》、《学书迩言》、《望堂金石》、《重订说文古本考》、《楷法溯源》。

论者赞许为千古绝业。

《行书七言联》,书于光绪十三年(1887),纸本墨迹,行书。

七言联1则,凡上下联14字,款9字。

共23字。

杨守敬精于书学理论,曾作《书学迩言》一书,阐述书法理论,多有独到见解。

他的书法在日本影响很大,开日本现代书法的先河。

这幅行书作品,运笔加强力度,撇、捺、垂露都笔笔送到,大有雄放之气,同时,在法度之中加以变化。

亦有的笔画,如撇、捺却加以放纵,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而富有个性。

字的结体取横势,是六朝碑版的特点。

从行笔上看又不尽是六朝笔法,字里行间有很浓的粘味;每个字结构疏密参差,纯朴古拙,得自然之趣。

整体章法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