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简介
丁颖(1888年11月25日-1964年10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字君颖,号竹铭,生于广东高州,卒于北京。
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余年,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曾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一、第二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毕业。
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9年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等职。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被选为中国第一届科协副主席和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毕生从事农业教育和水稻研究工作。
尤其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认定中国华南的多年生野生稻是中国栽培稻种的祖先,肯定了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南方。
他以地域、种性和栽培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把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六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对指导生产、发展新稻区有重要作用。
主持了全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课题,为水稻品种的气候生态型、品种熟期性分类,地区间引种以及选种、育种、栽培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进行了野生稻与农家水稻品种杂交育种研究,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
先后选育出水稻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撰有《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1957)、《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1967)等论文140多篇,并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
1990年10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J.173 纪念邮票一套,其中4-4为农业科学家丁颖像生平
经历
1888年11月25日,生于广东高州谢鸡镇石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06年,自私塾童蒙书馆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
入学后,他参加了“新高学社”,曾不时议论时政,立志“科学救国”。
1912年9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日语。
1914年6月,曾一度回国,后又于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1919年毕业时,适逢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东京留学生为声援中国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受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气愤之余,不思久留,加之那时家境拮据,乃决定辍学回国。
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后来改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
1921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
1924年,获学士学位,时年36岁。
1927年,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积蓄补充经费之匮乏,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
随后又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解决经费困难,先后又增设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虎门(沙田)、东江(梅州市梅县区)、北江(韶关市曲江区)等试验分场,旨在选育优良稻种,改进栽培技术,对发展华南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1936年,他用栽培稻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千粒穗”植株轰动了东亚稻作界。
1938年,日军侵入广州,中山大学西迁云南,丁颖冒着生命危险抢运稻种和甘薯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校方酝酿再次迁校到海南岛时,丁颖为了维护教育事业和国家财产便毅然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护校行列,反对迁校,并不顾身家安危出面保释为此而被捕的同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丁颖受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农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45—1950年,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2年,华南农学院成立,丁颖为首任院长,连任12年。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在他6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丁颖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兼华南农学院院长。
主持了有中、苏、越3国学者参加的武汉水稻科学技术会议。
1963年,他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
1964年10月14日,病逝于北京。
身后
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主要成就
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对指导生产有重要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种中,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选育水稻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论著
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余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多篇,其著作《中国稻作起源与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他组织全国著名水稻科学家55人,主持编写的《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是一部反映中国当代水稻栽培科学水平的重要著作,也是他生前竭力倡导、身体力行、开展学科大协作的智慧结晶。
其突出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中国。
1933年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论证了中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否定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之说。
他认为,中国稻种不仅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稻,而且是世界稻种传播中心之一。
丁颖的上述学术见解,现在已成为愈来愈多的学者的共识。
第二,提出独创性的栽培稻种分类体系。
对于水稻分类方法,丁颖强调必须符合生产实际,有利于育种与栽培的应用。
他提出了以中国栽培稻种系统发育过程为基础的五级分类法,对收集到的6 000多份栽培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把它们保存下来,为以后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中国第一个矮秆良种“广场矮”的育成就是利用了保存下来的农家品种“矮仔粘”的矮秆基因。
丁颖的稻种分类研究如种质资源保存是有创见与深远意义的。
第三,划分中国稻作区域。
丁颖从植物地理分布与环境条件相统一的生态学观点出发,以光、温、雨、湿等气候因子为基础,以品种类型为标志,结合土壤因子、病虫等生物因子以及种植制度、耕作方法等人为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把全国划分为六大稻作带,对发展中国水稻生产和组织全国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第四,提倡区制选种法,开创野生稻利用研究。
丁颖开创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1933年他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与竹粘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中山1号”新品种。
“中山1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曾在华南地区种植了半个世纪。
丁颖还用印度野生稻与栽培稻品种杂交育成了“银印20”、“东印1号”、“暹黑7号”等品种。
人才培养
丁颖办农业教育,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教师和科技人才。
他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任人唯贤。
华南农学院是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与广西大学农学院(部分)共同组成的。
在他的领导下,三校师生不分彼此,融洽相处,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这是他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成功范例,也使同行晚辈深受感召。
“学农、爱农、务农”是丁颖经常对师生进行教育的一句名言,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
他的言传身教,对青年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深入基层、艰苦朴素、踏实工作的作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纪念
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举行了纪念大会和丁颖学术讨论会。
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丁颖科学基金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首次用科学家的名字设立“丁颖科技奖”,华南农业大学修建了“丁颖教授纪念室”和丁颖塑像。
丁颖(半身)铜像一座安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三楼丁颖纪念馆,一座安放于广州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
丁颖纪念馆是学校为纪念丁颖院士,在百年校庆前专门装修设立的。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为继承和发扬丁颖精神,多次举行丁颖教授逝世纪念活动和学术报告会,专门设立了丁颖科学基金。
丁颖院士 丁颖院士 1955年,丁颖等访问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左一为俞大绂院士,左二为丁颖院士,右二为金善宝院士 1957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中)访问前苏联 1958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右二)在总结水稻丰产经验 丁颖院士 丁颖教授工作照 丁颖黑龙江佳木斯星火集体农庄,1961年9月 1963年,丁颖在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稻田考察 1963年,丁颖(左三)与卢永根(左四)在甘肃省榆中县考察水稻时同大队支书张永川合影 1963年,丁颖在指导吴炎龙与徐雪宾 丁颖教授考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 1963年,丁颖在水稻生态室暗房指导水稻品种临界光长试验 丁颖院士在华南农学院实习农场与学生们一起规划插秧 1961年,丁颖与家人在北京合影 丁颖与子女照片 丁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边角磨损的皮包、磨花表面的怀表以及老花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