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简介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威廉·布莱克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威廉·布莱克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威廉·布莱克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威廉·布莱克757年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未受过正规教育。威廉·布莱克14岁当雕版学徒,后于1779年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782年结婚。不久以后,威廉·布莱克印刷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PoeticalSketches。
1784年,在父亲过世后,威廉·布莱克开始与著名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合作。在约翰逊的合作者中包括当时英国许多优秀人物,如:约瑟夫·普莱斯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托马斯·佩恩等等。威廉·布莱克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很快成为了好友,并应邀为其作品创作插图。1788年后,威廉·布莱克陆续出版了四本诗集。
1825年开始,威廉·布莱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后他决意要在死去之前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为但丁神曲插图的工作。可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但其仍有大量的著名画作传世。
早年
威廉·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男子服饰经营商的家庭,由于个性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教条气氛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威廉·布莱克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10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三年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其父有意让他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威廉·布莱克考虑到家庭负担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14岁威廉·布莱克当了雕版匠人巴塞尔的徒弟,跟他学了七年。他还被派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制作墓碑雕刻。
虽然出生微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并不能遏止威廉·布莱克非凡才智的发展。他博览群书,甚至潜心于洛克和博克的哲学著作,很早便对这个世界有了深刻的认识。1779年,22岁的威廉·布莱克学徒期满出师,成了一个自由的手艺人,靠当一名雕刻匠挣钱糊口。后来,威廉·布莱克选择了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实现自己的画家之梦。
25岁那年,威廉·布莱克与花匠的女儿凯瑟琳·布歇结了婚,教妻子读写,好让她帮助自己的工作。这对年轻的夫妻以独有的书画结合的方式,携手出版了一本名为《纯真之歌》的诗画集。出版从头到尾全是他们亲自动手:威廉·布莱克在铜版上刻上自己的诗和画,凯瑟琳则负责压印、上色和装订。不过,夫妻二人的努力并没有在当时换来赏识和金钱,虽然一本书仅仅只卖几先令,却依然卖得极为缓慢(今天,这本书的复制品都可以随便卖到上千美元)。
除了他的妻子,威廉·布莱克也在教导他的弟弟罗伯特画图、涂色、雕刻。1787年冬天,罗伯特生病去世。罗伯特死的时候,悲痛的威廉·布莱克看见他弟弟的灵魂穿过屋顶冉冉上升,“欢乐地拍着手”。他相信罗伯特的灵魂会继续来看他,在一次梦中,罗伯特告诉威廉·布莱克印刷的方法——在一块铜版上蚀刻诗与插图。威廉·布莱克大部分的绘画作品都是蚀刻版画,他自己也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进行上色。威廉·布莱克的诗和画是不可分的。诗往往是他自刻的画页中的一个部分,两者互作印证。
尽管生活拮据,威廉·布莱克依然坚持做自己作品的出版人,而不是被别人签约。在艺术创作方面,这位极有个性的诗人也始终坚持用水彩和蛋彩,而不是长期以来在艺术中占权威地位的媒介油画。当时皇家美术学院的掌门人、著名肖像画派大师乔舒亚·雷诺兹并不赏识威廉·布莱克,他认为威廉·布莱克在画中注入了太多的“主观感情和幻想的成分”。在当时这所著名的艺术学府,年轻的威廉·布莱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诗歌
1784年,威廉·布莱克开始与著名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合作。威廉·布莱克与约翰逊的合作者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很快成为了好友,并应邀为其作品创作插图。1788年后,威廉·布莱克陆续出版了四本诗集。他的诗集《纯真之歌》(1789年)反对教会的禁欲观点,肯定生活和人生的美好,这与他反对-、同情民主革命的思想是有关。威廉·布莱克对耶稣和天使的歌颂,则是出于他虔诚的基督信仰。其诗集《经验之歌》(1794),揭露英国政府和教会对童工和青少年的摧残,其中还有对被驱作战的士兵的叹息和贩卖女子为娼者的诅咒。
18世纪70至9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英国国内也展开了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这时期威廉·布莱克写了预言诗《法国革命》(1791年)和《亚美利加》(1793年)等,歌颂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痛斥封建-,要求人类平等,后一首诗还抨击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
1804年的长诗《四天神》,揭露了英帝国的工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之上的。威廉·布莱克把统治者描写为一个建造帝国的大工头,以工业支持殖民战争。工人们日夜劳动替工头建立一座拥有12间房子(象征一年12个月)的黄金大厦。工头在这座巨宫中白天从事战争,夜间朝拜来历不明的鬼神;无数人带着脚镣 在宫中呻呤。威廉·布莱克对砖窑工人的疾苦作了真实生动的描写。
天才的孤独
尽管年轻时默默无闻,但威廉·布莱克的悟性、才华依然在当时的艺术圈光辉四射。在同时代人夏洛特·布利女士的日记中,记载了她第一次见到威廉·布莱克的印象。那是一次当时有名的艺术家聚餐会,其中包括当时的皇家学院院长劳伦斯,她这样写道:“除了劳伦斯爵士之外,在场的还有M夫人,以及另一位不太出名的艺术家,名叫威廉·布莱克。他不是一个常规的职业画家,而是一个酷爱艺术,以追求艺术为幸福的人。他充满了美的想像力和天赋。威廉·布莱克先生显然已经抛弃了世俗世界的所有关注。他看起来忧郁而温和,但在谈到他热爱的艺术时,他的脸上放出夺目的光芒。”“虽然他具有如此的天赋,但显然缺乏劳伦斯先生那样的世俗技能,即在世俗社会获得成功的才能。他所谈到的每一个词显示出他的艺术思想完美而深刻,对这个世俗世界的事物他是完全隔离的。”
威廉·布莱克确实是一个“远离尘世”的疯狂天才,让人们不禁联想到另一位19世纪伟大的疯狂天才——梵高。有一次,有人看到威廉·布莱克和妻子一丝不挂地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读《失乐园》,看到有人来,他高兴地喊道“进来,这就是亚当和夏娃,你知道吧。”他曾与师兄弟合伙做过印画生意,以后靠出版自己的蚀刻铜版画和诗歌集为生。同时,威廉·布莱克的艺术创作内容也完全不同于其他画家。众所周知,在西方美术史上,无数名家们画了无数圣经题材的作品,但只有威廉·布莱克将其作为自己表现梦幻的手段,用的是完全个人化的视角。
“所有的形式都在诗意的构想中完美,但这不是抽象,也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想像。”他说,“思想从不在天堂中遨游的人不是艺术家。”1809年,威廉·布莱克举行了一场个人画展,在画展目录的前言中他写道:“难道绘画仅限于单调乏味地摹 实,仅仅表现濒死和死亡的对象,不是像诗与音乐那样有它自己的创造与梦幻?不!不是那样!绘画也像诗与音乐一样,在不朽的思想中存在与狂喜。”
晚年
由于虔诚的宗教信仰,威廉·布莱克也常描述基督的仁慈和博爱。他晚年的作品《弥尔顿》(1808年)和《耶路撒冷》(1820年),强调“温和善良的救世主”能够改造暴君,而理想的耶路撒冷城的“基石是怜悯,砖头是温情,油漆是爱和仁慈”。
1817年,威廉·布莱克与年轻画家约翰·林内尔结识,后者对这位画家非常的崇拜,并介绍他认识了别的一些年轻画家,其中包括塞缪尔·帕尔默等。这些真诚的朋友的友谊和钦佩,给了年老的威廉·布莱克许多安慰。在林内尔的支持下,威廉·布莱克完成了圣经《约伯之书》的水彩插图,1820年又开始了工程浩大的《神曲》插图,这组插图共有102幅,1825年开始,威廉·布莱克陷入疾病的折磨,之后,他决意要在死去之前完成为但丁《神曲》的插图工作,但是直到死去,他也未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几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后的几个先令去买炭笔”,画完最后一幅画把它放下,说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1827年,70岁的威廉·布莱克在伦敦斯特拉德喷泉街一所简陋的寓所里去世,身边有林内尔、帕尔默等几位好友陪伴。虽然画家自己的生命终结了,但他伟大的艺术影响力却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长、发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