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亭简介
王新亭(汉语拼音:Wang Xinting;英语:Wang Xinting;1908-1984),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又名王兴庭。1908年12月23日生于湖北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一个农民兼小手工业者家庭。7岁在本村读私塾,后上小学。12岁起开始干农活,当过学徒和店员。1926年起在本县参加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连教习(政治教员)、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姚家集、黄安、谢店、新洲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后,任第10师30团团部书记、政治处主任,参加新集、双桥镇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以及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参加创建以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为中心的川陕苏区。1933年参加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后,任第12师政治部主任。不久,该师扩编为红9军,任军政治部主任,曾策划出版该军小报《不胜不休》。同年参加仪南、营渠、宣达等战役和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1935年嘉陵江战役后,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调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根据学员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亲自动手写讲课提纲,为学员讲授政治课。1936年7月在甘孜与红2、红6军团会合后,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1军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386旅政治委员兼太岳军区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曾多次率八路军工作团和部队到太南和冀南地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并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织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先后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和响堂铺战斗。8月下旬起与陈再道指挥发起漳南战役,后与杨得志统一指挥漳南兵团继续向豫北挺进。在近1个月的连续作战中,基本肃清了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南北近50公里地区内的伪军、土匪和反动武装,在安阳、内黄、汤阴、浚县、滑县等地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曾于1942年初率南进支队赴中条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配合主力部队实施上党、白晋、闻夏、同蒲、临浮、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1947年7月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在围攻运城失利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于12月采取坑道爆破、多路突击战法终于攻克运城,歼敌1.3万余人。1948年3月率部参加临汾战役,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主攻方向和作战部署,并再次成功采用坑道爆破法,于5月拿下临汾,歼敌2.7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军在晋南的最后一个据点,所部第23旅被中央军委命名为“临汾旅”。继又率部参加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均出色完成任务。1949年任第18兵团第6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18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参加扶郿、兰州、秦岭、成都等战役。
1950年起任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先后协助刘伯承、贺龙、邓小平等贯彻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参与组织部队先后在川西、川北、川东,川南、西康(今分属四川和西藏自治区)、云南、贵州等地剿灭大量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并协助邓小平组织部队进军西藏。1955年4月任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并任该系主任兼中共支部书记。同年12月任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协助叶剑英筹建军事科学院。1963年起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72年10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75年8月任军事科学院顾问。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12月11日在北京病逝。著有《王新亭回忆录》。
参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