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为什么叫做“端午”,古代端午节是怎么过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端午为什么叫作“端午”?南宋有一本关于节日资料的书《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端午,又可以称为:端五、端阳、重五、重午,时间是在仲夏五月五日。
端午节吃什么?众口一辞都会说“粽子”。童谣里说“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入水喜洋洋。”粽子蘸白糖这是标配。不只民间,《红楼梦》里的贵族之家贾府过端午也吃粽子。林黛玉和袭人开玩笑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现代作家汪曾祺也写过过端午的习俗,尤其是吃的方面。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色的食物。有红苋菜,咸鸭蛋的红蛋黄什么的。樱桃、西红柿、红豆粽子、烧仔鹅、夹心红的萝卜等等和红色沾边儿的都算。
端午是个节,宫廷和民间贵族之前都要趁这个节大摆宴席热闹一番。《大明会典》所载,端午节的筵宴根据受赐者的地位分为上、中、下三等,菜品各有不同。比如上桌包括:按酒五盘,果子、小馒头、汤三品,糕一碟,粽子一碟,菜四色,酒五盅。中桌则递减为:按酒四盘,果子,小馒头,汤三品,糕一碟,粽子一碟,菜四色,酒五盅。这样的赏赐不只位高爵显者可得,就是教坊司的乐人也能得到。
贵族之家要互相宴请,借机娱乐。《红楼梦》里王夫人也治席请薛家母女赏午。薛蟠也宴请了宝玉。所以除了粽子之外,山珍海味、时蔬新果也都是少不了的。时鲜果品,是端午节必吃的一个大项目。例如:宝玉散席回来,晴雯说“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
端午是夏天进入炎热暑期的标志,冰镇水果可以吃起来了。“端午”可以说是一个分隔点,端午之前属于夏天的前半段,虽然热,但是还到暑气蒸腾的程度。但是端午之后的夏天后半段,就进入了盛暑酷热的时节。《东京梦华录》里的宋代风俗:端午之前新鲜瓜果蔬菜是非常受欢迎的,吃的都是樱桃、青杏、茄子、瓠瓜、桃、李、沙果等等。而端午之后会吃很多冷饮类的食物,宋代的冷饮种类很多,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水木瓜、药木瓜、冰雪凉水、水晶皂儿、沙糖绿豆、黄冷团子、细索凉粉等等,等等……
除了吃的还有喝的,就是“茶”。茶能解毒、驱暑气,安神。端午节后天气渐热,湿气重而蚊虫多扰,需要解暑祛晦,茶是很好的饮品。因此皇帝也常将茶作为赏赐。乾隆五十一年的端午,皇帝赐妃嫔们以及十公主大普洱茶六个,女儿茶三十个。嘉庆皇帝也曾在端午节赏赐王子大臣普洱茶三瓶,花茶五瓶。
要说端午节的礼物,第一个常见的其实是扇子。在唐代,文人雅士互送节礼是端午节俗。《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的端午节,唐太宗别出心裁地颁赐扇子给当时的司徒长孙无忌和吏部尚书杨师道。唐太宗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赐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也就是说,唐太宗送扇子不只是为了让大臣扇风取凉,是要让他们记得清廉的美德。
《红楼梦》里关于端午的节礼,明显的一处描写是宫里贵妃元春的赏赐。借袭人之口,把所有人得到的节礼都说了一遍:赏赐的基本款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宫扇和芙蓉簟都是纳凉用品,“簟”是竹席。红麝香珠里的“麝香”可以醒神开窍、袪邪辟毒。凤尾罗是有花纹的很薄的丝织品,衣料。
宝钗和宝玉的节礼完全一样。老太太多了“香如意”和“玛瑙枕”也是香药和纳凉之物。太太们只多一个如意。黛玉还有别的姑娘们则只有宫扇和红麝香珠。李纨和王熙凤的是纱罗轻薄衣料,还有香袋、锭子药这种袪邪去热毒用品。
麝香、冰片这样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贵重药材在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是端午必备的节礼。贾芸在端午节前送麝香、冰片给王熙凤,而得到了大观园里花木工程的差使。因为王熙凤正需要这些香料药饵备办节礼。
过端午除了吃喝收礼物之外还要有活动。民间要赛龙舟,宫廷里也要在端午节大大地庆祝一番,演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一直从五月初一演到端午这一天,甚至到初六。其中比较特殊的是除了寻常戏文还要上演“节令大戏”。端午的节令大戏就是演绎民间端午习俗以及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红楼梦》里写王夫人请薛家母女“赏午”也不是简单的吃喝,还包括应时应景地喝雄黄酒、赏花等等。而端午斗草也是一种活动。第六十二回写得很详细,提到了很多花草:观音柳、罗汉松、君子竹、美人蕉等等。香菱因为“夫妻蕙”引来哄笑,在打闹里滚进了泥塘,石榴红绫的裙子染污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