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代的诗酒文化_诗酒之风为唐朝带来了什么_唐朝_酒肆_诗人

探索唐代的诗酒文化,诗酒之风为唐朝带来了什么。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而这其中不得不提酒文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华夏人民将野果放置在器皿中,经过自然发酵,最终酿造成初级的果酒,也是最开始的酒。酒的诞生使的酒文化应运而生,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及创作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饮酒这种世俗性的行为,文人墨客可以暂时性地摆脱社会的束缚,可以感性地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丰盈的内心。而历数以往的朝代,唐朝的酒文化却是最负盛名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醉后书狂草,可以说唐朝诗人的酒文化唯有用彪悍二字形容。要想研究唐朝的酒文化,我们不妨从唐朝的诗入手。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朝的诗歌有名,唐朝一共二百八十九年,而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唐朝诞生的诗人和产出的诗文数量却是难以计数的,历史上光有名字流传下来的诗人就有两千五百多人,内容清晰的诗文也有四万多首。

这两个数值放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足以令人惊讶的。据统计,在这四万九千多首唐诗中,光是和酒有关的诗文就有七千多首,比例达到了14%,也就是说每10篇中至少有1篇是关于酒的,而这些和酒有关的诗平均到唐朝诗人身上,就是每位诗人都有将近3首与酒有关的诗,所以后面便有了“唐诗四万首,酒诗占七千”的说法。唐朝的诗酒之风可见一斑。

唐朝诗酒之风的盛行离不开当时大环境的培植。而这时的唐朝,社会安定,政治稳定,这为唐朝酒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保障和向外发展的动力。

吸取以往朝代分裂割据的教训,为了使百姓能够修养生息,唐朝统治者在隋朝过去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取以往政策之精华,轻徭薄赋,与民休养,政治开明,使得国家发展迅速,唐朝的经济、政治在开元年间达到了空前繁荣,除此之外,统治者努力地消灭地方割据势力,让唐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宽松的政治环境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政策政令的改变。

《新唐书卷五十七志》中记载,

“唐之始时,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分配政策。均田制,是在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的背景下,按照人口的多少均分土地给民众耕种,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这两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农民阶级的矛盾,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和生活负担,促使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有了大量的余粮,由此为酒业的发展和酒种类的丰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酒政的自由推动酒业发展,所谓酒政就是指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对酒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生产渠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令,对酒业的发展进行集中管理。而唐朝此时国力逐渐强盛,国家的收入能够平衡朝廷的各种财政支出,所以这一时期政府并未对酒业颁布政策法令,而是让酒业自由发展。

消忧者莫如酒

唐朝的酿酒工艺虽然较前代有所提高,但其酒精度数依旧是无法与现在所比拟的。唐朝诗人的嗜酒之风盛行,但喝酒又喝不醉,唐朝诗人难道图得只是腹中之欲吗?其实唐朝诗人嗜酒的背后,是诗人面对现实的不满和发泄。

唐朝的科举制处于初级阶段,选拔官员的标准虽然由家世转向以才华衡量,但家世依然在官员的升迁中占有很大因素,寒门子弟通过了科举,有了踏入仕途的敲门砖,但在这条道路上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盛唐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进一步发展了初唐以来的养士、举荐、征辟制度,这些制度有利于寒门子弟入仕。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各级官吏在选拔人才中徇私舞弊,普通的文人没有了与贵族子弟同台竞争的机会。

晚唐政治日趋腐败,社会政治日趋黑暗,许多诗人的入仕之途也无所谓光明可言,许多人终其一生不得不得重用,空有抱负而无法实现。文人墨客们无法对现实宣泄,只能借酒言志,发出自己的牢骚与不满。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身负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想要关心国家命运,可惜这个世道没有给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也

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李白,李白少年时就身负救济天下的宏图大志,因此在李白的酒诗中,李白往往有意借酒表达自己的心志。

《少年志》中,李白是自有壮气的少年,他仰慕荆轲“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的豪气,希望自己亦有这样的豪气,矢志不渝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面对黑暗无序的社会,李白借酒消愁,然而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在本诗中李白执笔痛斥自己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文人墨客们有志难酬时,不免借酒消愁,但更多时候,饮酒是为了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唐朝的诗酒之风引起的是一个朝代风俗的变迁,时人皆好酒。

它可以是诗人的风流雅兴,也可以是百姓的柴米油盐。

诗人可以携酒与友同游,兴致所起之时,还可以与一众嘉宾高谈阔论,百姓亦可以与邻居把酒言欢,话家长里短。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唐朝的诗酒之风也拉动了唐朝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一是表现在酿酒业,酒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其中又以清酒、葡萄酒最为出名。

前者是被李白称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后者则是以口感香醇出名,《南部新书》中记载,

"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知其味也”

二是酒肆繁荣,酒肆和酒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酒的品质好,酒客就喜欢往店里来,酒肆的经营状况就好,酒肆的利润上去了,经营酒馆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详细记载: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

从这场火灾毁坏的酒肆的数量便可看出,当时在唐朝东西两市酒肆数量颇多,酒肆包容性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风流的贵族子弟,也能看到平民百姓,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在酒肆里有一席之地,酒肆中众人以酒会友,气氛和谐,由此可见,酒肆已成为唐朝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特别是这一时期,胡人经营的酒肆成为唐朝娱乐行业的主力,这大大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三是唐代文人墨客为美酒写下的不朽篇章和赞誉也让酒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唐代的酒文化支撑起了唐代文学的半壁江山,我们熟知的诗人们,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许多锦绣文章往往都是酒后创造出来的,这些遗留下来的文章里有对友人家人的思念,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概,也有对时局动荡的不平,从这些文章里,后人得以窥探唐朝生活的一角。

结语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辈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到了唐朝,诗歌和酒结合在一起,便不单单仅是酒和诗。

诗中有酒,酒中有诗,唐朝文人笔下的诗和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喝酒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与文字结合的一种享受高级乐趣的行为,诗酒一体激起诗人的创作欲望。当你看到唐朝诗人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他们尚侠重义的豪气,你会敬佩他们济世救民的伟大抱负,当然,你也会为他们无力与黑暗社会搏斗的现实而感叹!

千万人吾往矣,决死不归,唐朝文人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敢于批判黑暗的世道!唐代诗人饮酒,饮出了诗情,饮出了哲理,饮出了学问,饮出了人生。时至今日,唐朝文人这种积极洒脱的精神依旧激励着后人,面对困难,试问前辈不惧,我们又有何惧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