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最后的悲情结局,倒是给了后人一个真性情印象,连虞姬都被后人记住了千年之久。
那么,当年的项羽真是走投无路,才选择了抹脖子自尽的吗?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败于刘邦后,带着八百人突围,来到了乌江。当时,项羽感觉没脸回家,便放弃了渡江,自刎于乌江边。
对此,有学者产生了疑问:这么一个有野心且傲气的主,怎么会在有机会再战刘邦时,选择放弃了呢?甚至,连晚唐诗人杜牧都在《题乌江亭》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其实,关于这段历史,在《史记》中也有提及。
当时,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夜间尽闻楚歌声,项羽心中惊骇,起身喝酒,一时心情涌动,开始吟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当时,项羽身边有一美人虞姬,同时和之。只是这美人,悲怆中拔剑起舞,和歌,说:“项将军已无回旋余地,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唱罢后,挥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汉初陆贾在《楚汉春秋》中说的故事。于是,项羽受到了打击,来到乌江时,更觉对不起家乡的父老,选择以死了结。
其实,虞美人的自杀,对于项羽会有触动,但不至于让他如此轻生。看项羽和刘邦争霸的这一路征战,他绝对相信自己的武力可以决定一切,那他为何放弃了最后一搏,是不愿再让天下陷于战乱的纷争之中吗?这不是他的性格。因为,项羽后来焚烧秦咸阳宫,杀了秦王子婴,丝毫没有想过任何后果。
于是,就有学者质疑了,这项羽自刎于乌江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发生过?
其实,《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明确说项羽是死于乌江边的,只是说他“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这是独有的两处提及“乌江”的句子,其余则没有一处写项羽乌江自刎的事情,反倒是说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乌江是在东城县内。
那么,为何司马迁不写项羽“身死乌江”,而是“身死东城”呢?
对此,学者的观点是:项羽被围困于垓下,夜闻楚歌,后带着人马趁着夜色突围。天明后,汉军发现人没了,一路追赶,项羽终是没有离开东城,还是被灌婴追杀了。
然而,传统说法认为:项羽倒是带着人来到了乌江,只是仅剩百十人,而汉军已经追上了他们,于是,这成了项羽的最后一战。虽然,他们砍了不少汉军,但自己也身负重伤,最后,只得自尽于乌江边。
对此,有人说,为了避免语言上的重复,司马迁用了“东城”而非“乌江”其实,大家为何相信《史记》,除了司马迁治学严谨外,更多则是他所描述的内容非常客观。若是项羽果真自刎于乌江边,司马迁没有必要用“身死东城”这么含糊的说法。
再来看那句记载:“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这应该解读为:当时项羽是有准备的,万一不敌刘邦时,他计划从此地渡江,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因为,长江以南的势力,一直听从于他。只是这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后来,项羽相当被动,兵力越来越少,更主要是没有吃的。在这个时候,人的心志会发生巨大变化,不光是项羽。
除了《史记》、《楚汉春秋》,还有《汉书》,都对项羽身亡的历史,有着详细的记录。不过,只在《史记》中,才见“乌江”一词,难道另外两本书要刻意回避这一点?也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史记》所载的内容,真的只是项羽的计划,而当时却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不知有多少学者为了这个问题翻遍了史籍,支持者、反对者都有一箩筐的证据。而一句“身死东城”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只能让人去猜了。当时,项羽大势已去,基本已成事实。虽说长江以南还有不少人拥戴他,甚至,在他死后还都抗拒刘邦。其实,这就是一种军阀割据的心态。毕竟在当时,渡江作战,成本实在太高。
再看后来,有多少朝代基本都是以江淮为界,各自为政就明白了。
除此之外,项羽错过了太多的机会,使得后人批评他刚愎自用。看看他身边的谋士寥寥无几,没有人帮助他,他又怎会成功?所以说,项羽只能是一个以武力闻名的武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