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1],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2],虽善不尊[3];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注释】
[1]上焉者:指远于当今之世的礼仪制度,如前文所说的夏礼、商礼。
[2]下焉者:指虽为圣人,而地位在下如孔子
[3]不尊:没有尊贵的地位。
【翻译】
君王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定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他的过失就会减少了。离当今社会很远的礼仪制度,虽然好,但由于年代相隔太远,因而得不到验证,得不到验证就不能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老百姓就不会听从。身为圣人而身处下位的人,他所主张的礼仪制度虽然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思想】
君王治理天下,应该掌握三件事,就是修订礼仪、制定法度、考订文字。
【解读】
虽善无征,虽善不尊
《中庸》书中说:“王天下有三重蔫,其寡过矣乎!”在这里,孔子告诫统治者,如果要统治好天下,就要在天下推行王道,在三个重要的方面一定要做好。哪三个重要的方面呢?就是:议礼、制度、考文。
孔子认为,治理天下必须要重视三大要务,那就是:制定礼仪,建立制度,规范文字。其中,制定礼仪是为了给人的行为提供一种文明的道德规范,确定一个社会精神生活的坐标,这是“王天下”的第一件大事;建立制度是为了让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的法则之下进行,严格遵循各种律令,让社会秩序井然有条。最后,规范文字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方便,对于统治者来说,文字的统一对于稳定他们的统治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君王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取得不朽功业,开创一世太平,就必须把这三点做好。如果做好了这三点,就如同书中说的那样“其寡过矣乎”。一个君王想要做到这三点,就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使自己具有一颗仁爱之心,做人做事都要符合天地之理,符合人伦之道。只有这样,他才能树立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制定礼乐,建立制度,才能够引导天下人去尊敬与效仿。
孔子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可见,只有具备了天子的地位才有资格去制定礼仪制度。但是,这也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已。孔子在这里进一步说:“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从字面上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处在上位的人,即使德行美善,然而如果没有得到验证,那么人们就不会相信,人们不相信也就不会遵从。
其实,“上焉者”,原意指的是上游源头上的礼乐制度,也就是夏礼。夏礼是从尧舜禹三代圣王代代相传下来的,肯定是无比完善的。然而夏礼虽然完好,但现在却已经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它的伟大了,当时只有杞国那个小地方还存在,而且也已经礼崩乐坏,这样的状况是不能够证明夏代礼乐制度的优秀的。
相对而言,孔子又说:“下蔫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处在下位的人,德行虽然美善可是地位却不尊贵,地位不尊贵人们就不会相信他们,人们不相信也就不会遵从。这里的“下蔫者”,指的其实是殷礼。殷礼的制作者是商汤、伊尹,如果我们了解历史的话可以得知,天下实行殷礼有500多年的历史,这足以说明殷礼也是很优秀的。春秋时代的宋国实行的就是殷礼,但是,宋国实行的这一套虽然很好,也使国家变得太平强盛,但是其他诸侯国并不尊重它。
可见,无论是“虽善无征”还是“虽善不尊”,都不会得到天下百姓的信任,因此他们也就不会去服从。比如孔子,他虽然德行堪称圣人,然而由于受到个人身份地位的限制,也无法去制定礼乐,只能够做一些整理和推广工作。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也无法得到当时大多数诸侯的信服,以至于孔子的一生四处传播礼乐文化,却到处碰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说出来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也不会有人去听从与采纳。同样,如果我们无法拿出来可以让人们见证的东西,也无法令人信服我们,因为人们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只有亲眼所见的东西才是可以信任的。
因此,“虽善无征”与“虽善不尊”都是有缺陷的,都是君子应该避免的。那么君子处世应该怎样呢?孔子在后面的论述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