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的故事
后晋石重贵即位后,对契丹主称“孙”。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率军大举南侵,少帝石重贵亲自北征,双方屡屡交战,互有胜败。
公元945年3月,契丹军先头部队进逼泰城,后晋将领杜重威、李守贞弃城南逃,直至阳城,契丹10余万大军将后晋军队围困在阳城。后晋军的军需供应被切断,内外隔绝,生活发生困难。城中缺乏水源,开凿的井常常坍陷,士兵争着吮吸湿泥中的水分解渴,不断传来兵马渴死的消息。晋军人心浮躁,一片混乱。
当时后晋军队驻地处在下风,一旦交战,无法施展弓箭的威力,对晋军十分不利。将领们束手无策,焦急万分。
晋将符彦卿有勇有谋,善于用兵。他看到晋军犹如一只困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向张彦泽、皇甫遇建议道:“与其大家在这儿束手就擒,不如拚死战斗,或许能杀出一条生路来。”
张彦泽等人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一致赞同符彦卿的建议,决定出其不意,绕到契丹军的背后偷袭。
于是,晋军悄悄转移到契丹军的后方,利用顺风的机会,发起进攻。契丹军没有防备,措手不及,被杀得狼狈逃窜,契丹主耶律德光骑着橐驼仓皇逃去。
晋军大胜,缴获契丹军丢弃的武器、甲胄、旗仗数万件之多,凯旋而归。
后来,张彦泽、杜重威率所部20万人投降契丹。耶律德光以阳城之战责问符彦卿。符彦卿从容回答:“过去我是晋主的臣子,不敢贪生怕死。今天我落在你手里,生死由命。”耶律德光佩服他的勇气,释放了他,不再追究过去的事。
“束手就擒”指捆住双手,让人捉拿。后比喻不作抵抗,甘愿被俘。
束手就擒出自:《宋史·符彦卿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