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通缉令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通缉令画像简单丑陋,为何还能找到逃犯?
国产新剧《猎罪图鉴》可谓是火遍全网,剧中的罪犯画像师可以在未亲眼见过罪犯的情况下,仅凭模糊的画面或目击者的描述还原罪犯长相,然后帮助警察缉拿嫌疑人。
可是古代的罪犯画像师好像一个个都没出师一般,通缉令上的画像大多和罪犯本人相差甚远!神奇的是,凭借这些通缉令,官府还真抓捕到不少逃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根本就不是重点!古代通缉令看似简单丑陋,实则大有文章。本期内容,就从3个方面解说古代通缉令的相关知识。
通缉令上的画像十分潦草
古代的通缉令
古代的通缉令上不止由罪犯的图像,还有相关文字描述。实际上,这些文字才是通缉令的主要内容,画像只是起辅助作用。
而且,古代的通缉令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罪犯画像的。据史料记载,古代通缉令因为受书写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唐代以前主要以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进行编写通缉令,在通缉令上增添罪犯画像是从唐代时期才有的。
通缉令罪犯画像
而古代的印刷并不像今天这么便捷高效,而且古代唐代只有雕版印刷,画像仍然要一张一张的画,这样一来,要在每张通缉令上画出罪犯的真实长相根本不现实。画单独一张画像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如果要在每一张通缉令上都画画像,恐怕画画的时间都够犯人跑到其他国家去了。
既然通缉令上的画像和罪犯本人一点都不像,而且在通缉令上画画像又费时又费力,为何还要在通缉令上增设罪犯画像呢?
雕版印刷
这是因为,在古代,印刷技术有限,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文字难以普及,绝大多数平民也没有机会识文断字,所以官府张贴的通缉令如果只写文字,则通缉令的传播效果也非常有限。如果能用简笔画像画出罪犯的基本特征,例如罪犯的相貌特征、身高胖瘦、衣着等,那么也能让这些不识字的平民参与到搜集罪犯情报的工作中来。
古代技术有限,只能画出罪犯的大概样貌
虽然官府衙门一般会在张贴通缉令的地点对围观群众口头解释通缉令内容,但是这种方式的传播效率也比较低下,加上口口相传容易发生信息错乱的情况,所以在通缉令上画罪犯画像的传统自唐代起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通缉令的玄机
古代通缉令其实和现代的通缉令没有太大区别,除了基本的事件信息和罪犯的个人信息,一般还有悬赏,即对提供有用信息的人的奖励。
提供罪犯信息,重金悬赏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只是给府衙提供罪犯情报,不需要自己冒险逮捕犯人。因此,很多人会积极上报相关线索换取赏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府衙的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排查范围。
不过,由于画像毕竟和真人出入比较大,也会发生抓错人的情况。比如在南宋末年,蒙古兵按照通缉令上的画像抓捕文天祥,结果错抓了一个名叫林附祖的秀才。
文天祥画像
林附祖辩解自己并非文天祥,蒙古兵却怎么都不信,因为画上的人实在和眼前的人很像。后来林附祖被抓到京口才被人确定不是文天祥,因为文天祥是知名人物,才有人为林附祖作证,如果抓的是个无名小卒,林附祖可能真要做个替死鬼了。
林附祖被放走后,还将自己的经历汇报给了文天祥,文天祥听罢作诗一首极尽讽刺蒙古兵:“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官府照着通缉令抓罪犯也容易抓错
而在古代,这样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因为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很多官兵会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心态来办案,导致很多人无辜枉死。所以,通缉令上的画像所起的作用也不全然是积极的。
中国古代的天网
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代人对这句话的体会仿佛更加深切,但是对于信息交流不便的古代人来说,如何才能让这张天网不漏呢?这就要提到中国的户籍制度了。
古代“良户”证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比现代的还要严格。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早在周朝就有了,到了秦朝已经初具规模。经过三国和南北朝时期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
古代人不能自由流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到官府开具身份证明和作用类似于护照的路引门券,然后在跨县境或州境城门出示给守城士兵,守城士兵检查无误后方可让其通过。而且这种路引门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上面会写着抵达目的地的有效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期限,它就会失去效应。
古人进入跨县境城门需要出示相关身份证明才能进
因此,路引门券往往需要出发之前去官府临时办理,罪犯是没办法拿到路引门券的。在这一点上,路引门券倒是有点像如今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如果罪犯不逃往外地,就躲在本地行不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且不说本地人会不会因为想拿悬赏而举报罪犯,光是“连坐制度”就能让罪犯的乡亲们“大义灭亲”。
可象征身份的通关文牒
商鞅变法建立了“连坐制”,此后各王朝一直连用。连坐制概括来说就是“株连”,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如果人们发现罪犯却没有举报,自己就是从犯。在这种制度下,人人自危,户户自保,基本上没有人敢窝藏罪犯。
古代罪犯被捉拿画像
此外,古代的宵禁制度也让罪犯无处可躲。就算罪犯不逃往外地,不寻求本地亲友包庇,就自己流浪,那也不可能!一个宵禁制度就把这条路堵得死死的!
古代宵禁时间,百姓不可随意出来活动
到了晚上,如果罪犯没有清白且有效的身份证明,没有客栈敢做这单生意,而普通人家为避免连坐,也不会收留来路不明的陌生人。
法网不可逃
综上看来,虽然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一般都不太像罪犯本人,而且古代的交通和交流也都比现代更加闭塞,但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古人充分发挥才智弥补各项缺漏后,中国古代的法网也能让犯人无可遁形,不愧于“疏而不漏”的评价!
画像虽然很夸张,却能抓到犯人
而现代的法网有了互联网和现代交通网络的加持,更能让犯人逃无可逃,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遵纪守法,千万“勿以恶小而为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