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式,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相对于如今是远远不如的,因此在交通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古人们便十分简单,有钱有势之人一般都用马来代步。而家境贫寒之人,则一般用驴代步,甚至是步行。
这样的场景,在唐懿宗咸通年间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当时的科举考试进行之时,有钱有势的考生以马代步,皆是高头大马,盛气凌人,而家境贫寒的考生家境贫寒,骑驴进城,气势低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唐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社会环境有了莫大的关系。唐朝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国力强盛的王朝,阶级开始固化,贫富差距越发明显。
而在唐朝时期,马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在《新唐书》之中就有所记载。贞观十年长安城里一匹马是25000文钱,后来中唐时候马就贵了,《广异记》里面记载建安县一匹马是45000文,也就等于十几两黄金。也就是说,倘若按照如今的购买力计算的话,马的价格大概在几十万,几乎相当于一辆比较好的小汽车了,普通人自然是买不起的,而驴的价格则相对便宜。
但是,科举考试之人大多都是贫寒子弟,他们千辛万苦来到京城,却看到了富家子弟的美好生活,心中可能会有些许的落寞,从而衍生出了自卑的心态。同时,富家子弟之间还会互相炫耀,攀比,形成了不好的风气。这样一来的话,对于他们考生的考试自然是不利的。
当唐懿宗李漼在长安城中看到了这种现象之时,觉得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定了了一条规矩:“考生一律不准骑马。”
正所谓“皇命不可违”,即使皇帝的命令有些许的无言以对,但是人们还是在下一年的科举考试之时严格执行了。因此,在之后的科举考试开始之前,你会看到进京赶考的考生们一律骑着毛驴慢悠悠的从长安城外进入城内的场景。
当然,有人开玩笑的说道:“唐懿宗可能并不是因为看到贫富差距太大,而定下了这条规矩,还有种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考生的马车太过于豪华,甚至超出了制度,他觉得皇权受到了挑战,于是便想要修理下这些富家子弟们。”
但是不论是哪种原因,这样的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久伴学 9banxue.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